2011-12-15

智慧手機症候群 痠痛貼布賣得好

◆ 智慧手機症候群 痠痛貼布賣得好
http://life.chinatimes.com/2009Cti/Channel/Life/life-article/0,5047,11051801+112011121400055,00.html

曹秀雲/台北報導 2011-12-14 中國時報

二○一一年最熱門生活話題,會衍生什麼樣消費現象與商機?一份連鎖藥妝消費現象報告顯示,智慧型手機與平板電腦風行讓現代人幾乎都有「簡訊頸」症候群,這使得痠痛貼布大風行,最高時,一個月可賣出二十五萬片的痠痛小貼布,成了目前最夯的疼痛商機。

邁入第四年的「康是美藥妝客報告」,是根據全省三五○個據點銷售反應,抓出年度生活消費現象,今年十大熱門現象包括抗初老作戰、速效商品、型男瘋藥妝、年輕好染髮、環保產品業熱、陸客逛藥妝、兩性情趣商品紅、低頸族保健商機及免費服務熱和小資女聰明點數計算等。現代人最關心的,除了美麗仍是保健問題。

康是美調查,第一次購買抗老商品的年齡層下降五歲,從三十一降至二十六歲,顯示輕熟女開始投入抗「初老」大作戰。

另一流行毛病,是「簡訊頸」或稱「低頸症」症候群。主因是因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iPad流行,隨時可無線上網,因此越來越多人造成傷害,如頸部及上背部痠痛,或用眼過度視力提早老化問題。

問題產生商機,康是美發現今年痠痛貼布銷售成長二成四,其中適用於肩頸及手腕等部位的小貼布需求特強,如在八月暑假期間,一片約二十至三十元左右貼布,單月就賣出二十五萬片,小塊裝貼布較去年成長近四成,占整體貼布類別四分之一。

另外,護眼與視力保健食品整體業績,較前年成長二成,賣得好的有具視網膜修護功能的維他命B群,成長超過二成,其中以年輕女性族群需求及成長最多,過度使用電腦產品,讓眼部視力衰退族群也變年輕了。

※ 相關報導:

挑食的孩子 長大易出現過敏體質
「補冬」別補出問題 猛嗑鍋血壓恐飆
洪蘭:執意要選 不理性的樂觀
保持飢餓感 健康加分
練習死亡 惠敏法師幸福祕方
改變生活方式有益身心健康

惡劣環境 癌症幫兇越勇猛

21 則留言:

fsj 提到...

國人醫療輻射暴露量 逐年增

【聯合報╱記者陳幸萱/台北報導】2011.12.14

長庚大學醫學影像暨放射科學系教授董傳中昨天指出,台灣民眾做斷層掃描和心血管介入性X光透視等放射性輻射醫療檢測的比率逐年攀升,至二○○八年,台灣每人接受的年平均醫療輻射劑量達○‧七四毫西弗,等於每個人一年就會照一張X光攝影,雖不會造成立即危險,建議民眾避免不必要的放射性檢查。

董傳中表示,這代表台灣醫療漸趨發達,台灣的醫療程度已和歐、美同等級,醫療輻射的使用量也差不多。但有很大比率的醫療輻射暴露可能只是「熱門」檢測,未必需要,建議民眾經由醫師評估、分析後再做相關檢查,避免不必要的醫療輻射。他同時反對醫院主動打廣告、要民眾去醫院做電腦斷層或心血管介入性X光透視,表示醫師也要有輻射防護的心態,不能把輻射醫療檢查變成商品。

董傳中是在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與美洲保健物理學會台灣總處舉辦的「二○一一輻射效應國際研討會」上作了上述表示,該研討會邀請十一位國、內外專家討論福島事件後的環境影響、流行病學調查等主題。

董傳中研究衛生署一九九七年至二○○八年的資料,發現台灣民眾的醫療輻射暴露逐漸升高,至二○○八年,斷層掃描和已達醫療診斷輻射總量的一半,心血管介入性X光透視也達百分之十六‧二,相關結果已於今年刊登在國際期刊《醫學物理》。

※ 相關報導:

* 醫療輻射/先照CT再說…變相醫院搖錢樹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6780127.shtml

CT幾乎已變成「例行檢查項目」,這名教授分析,主要是年輕一輩醫師越來越依靠影像檢查做診斷,病人一送到急診,往往捨理學檢查就先開檢驗單,另外,也有醫師擔心醫療糾紛上身,也都採取防禦性醫療,開全套的檢驗、檢查,當然少不了CT。



◆ 日灌1000C.C.豆漿減肥? 別「逗」了

【聯合報╱記者陳惠惠/專題報導】2011.12.14

網路盛行豆漿減肥法,營養師發現,不少人以為喝豆漿能減肥又有益健康,尤其是40、50歲婦女,為了更年期保健,有人每天喝豆漿500到1000c.c.,甚至當水喝,結果不是瘦不下來,就是復胖。

35歲吳小姐,身高不到160公分,體重超過70公斤,為讓自己更輕盈,半年多前,她運動、戒掉炸雞,吃肉前還先去皮、去肥肉,甩掉5公斤,但體重就此停滯不前。體重停滯期裡,她甚至完全不碰澱粉,還延長運動時間,但就是「嘸效」。

國泰醫院汐止分院營養師顏麗呅發現,吳小姐每天自製豆漿,早晚各喝500c.c.,因怕黃豆腥味,每回還加入兩匙寡糖調味,順便幫助腸道蠕動。

顏麗呅說,一天喝1,000c.c.無糖豆漿,熱量達300大卡,幾乎吃下一天的蛋白質需求量。不只如此,她怕砂糖熱量高,改以寡糖取代,但4湯匙寡糖熱量也有90大卡,每日喝豆漿就多喝下400大卡熱量,體重當然下不來。

吳小姐不是唯一案例,顏麗呅說,不少減重個案認為豆漿沒有膽固醇,又含水溶性纖維,尤其年近更年期婦女,常喝豆漿保健,不計較飲用量,卻不曉得豆漿也含脂肪、蛋白質,體重自然節節上升。

「很多人把豆製品當『菜』吃。」顏麗呅強調,黃豆雖然是植物性食物,但營養學分類上,豆製品屬於「肉魚豆蛋類」。一杯240c.c.無糖豆漿(即一份)所含5公克脂肪、7公克蛋白質,等於一份中脂肉,若早餐店常用來盛裝豆漿的白色塑膠杯,容量更多,通常有300c.c.。

馬偕醫院營養師楊亦而說,一杯感覺有甜味的豆漿,熱量至少100大卡,微甜熱量更多,若把豆漿當水喝,一天2,000c.c.,就可能喝下800到900大卡熱量。顏麗呅說,正常甜度的加糖豆漿,熱量近200大卡。

楊亦而建議,豆漿及黃豆製品含膳食纖維,能促進腸道蠕動,還有飽足感,但食用時別忘了與當天吃進的肉魚蛋類合併計算,才不會超量。



◆ 勤作呼吸訓練 有助降低心臟病發風險

文/林宜美 2011.12.14 自由

天氣變冷,心臟病發致死的新聞屢見不鮮,例如電影《海角七號》中的國寶「茂伯」,不久前便因突發性心肌梗塞驟逝。為免類似憾事重演,國人有必要了解誘發心肌梗塞的危險因子,並學習管控。

以往文獻顯示,氣溫變化、激烈運動、憤怒與憂鬱情緒等,都易導致心肌梗塞。傳統治療會建議有相關病史者應服用藥物、節制飲食、規律運動與定期複診。

近來國外針對這類患者積極發展非侵入性的心臟復健方案,藉以強化藥物治療的效果,其中最被普遍應用的是電腦輔助呼吸訓練,透過提升患者的自律神經協調性,改善不良預後,降低住院率與死亡率。

比方說,美國加州心理學院的Del Pozo博士針對冠狀動脈心臟病患者發展了一套心跳變異生理回饋訓練方案,利用電腦軟體處理將心電圖訊號轉換為自律神經指標回饋給患者,使其立即得知訓練成效。結果發現,接受該訓練的患者有較佳的自律神經協調性,往後的發病率大幅下降。

另外,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Cowan博士針對突發性心臟病患者也進行類似研究,訓練患者以每分鐘6次呼吸來調控心跳,促進自律神經系統的平衡,減少心血管的過度反應,結果發現參與者在一年期間,因心臟病發致死的比率顯著降低86%。

目前高雄醫學大學心理學系與附設醫院心臟內科合作,從國外引進相關的訓練方案,除了提供心臟病患呼吸訓練,藉以達到心肺同步的共振頻率外,也安排情緒管理的系列課程。完成該計畫的患者,大多能藉由自我管理,配合醫師臨床處置,達到最佳的疾病控制狀態。

所謂「預防勝於治療」,建議有心臟病的民眾,不妨平時以下列方式提升個人的自律神經協調性:

●每分鐘6次的腹式呼吸,在吸氣時,從1數到5秒;吐氣時,從1數到5秒,每次持續5分鐘。

●保持正向思考,以樂觀的態度看待自己、世界和未來。

●保有正向心情,經常微笑,扮演一個正向情緒的磁鐵,讓生活充滿正向磁場。

●從事健康行為,放慢腳步,提高生活品質。(作者為高雄醫學大學心理學系助理教授)

fsj 提到...

天天大濃妝 當心初老提早報到

記者洪素卿/台北報導 2011.12.15 自由

「以前煩惱青春痘、現在煩惱小細紋」這是偶像劇列舉的「初老」症狀之一。一般總認為,初老問題至少要等過了30歲以後才需要開始擔心;不過,包括皮膚科門診以及藥妝店客群分析都發現,部分女性的初老症狀似乎悄悄提前!

今年剛公布的藥妝客趨勢分析並發現,不管是內服、外用,國人第一次購買抗老產品的年齡層已經從31歲下降至26歲,整整下降了5歲。

究竟是什麼原因讓現代OL們的初老現象提早出現?長庚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李美青表示,現代女孩幾乎各個會畫電眼妝,每天盯著智慧手機APP看。但卻不一定知道,不管是頻繁拆卸假睫毛、眼部濃妝,或是長期用眼過度,這些看來時尚的行為,其實都可能會讓眼周提早老化。例如,化濃妝、戴假睫毛,在卸除的過程中過度拉扯眼皮,久而久之眼皮就鬆垮了。

此外,現代人手一台智慧型手機、有時還加上平板電腦,走到哪、看到哪,也會讓眼睛四周提早老化。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眼科醫師蔡景耀指出,眼睛看東西的時候,眼周也會用力,當眼周肌肉長期處於緊張狀態,對於年輕人來說,可能很快就恢復,但接近中年時就不一定可以恢復。

更何況,一些人明明看近距離時的調適力也降低了,還不肯認老,瞇起眼睛用力看,蔡景耀指出,這就可能使得兩眉中間的皺眉紋提早出現。此外,眼周皮膚特別薄,一有狀況就很明顯,一進入中年,恢復力差的情況下,稍微一熬夜,黑眼圈、水腫就非常嚴重。

李美青觀察,早期眼周老化在眼睛下方尤其明顯。她解釋,上眼皮用眼時有額頭等肌肉協助,但眼睛下方就多靠眼輪匝肌,因此下眼眶早老、凹陷等情況較為明顯。

要如何避免提早老化?蔡景耀表示,近距離看手機等小螢幕、每30分鐘就應適度休息。一旦有近距離調適力降低,也就是老花等情況,要配戴多焦點眼鏡或是隱形眼鏡,此外,調整燈光以及看書距離等也都有幫助。

至於眼周附近的美容保養,除了一般保養品外,李美青表示,現在也可以利用細微分子玻尿酸在眼周附近肌膚進行淺層注射。但如果不改變熬夜等不良習慣,即使打了玻尿酸,分解的速度也會比別人快。



◆ 天冷亂吃補 健康「補」出洞

【聯合報╱記者牟玉珮/基隆報導】2011.12.15

基隆巿張姓女子最近連續幾天吃火鍋「補冬」已腸胃不適,再吃了兩碗湯圓,結果出現肩痛、排便不暢、睡不安穩等症狀,署立基隆醫院中醫科發現她是腸胃補出毛病,無法供應四肢氣血,導致健康愈「補」愈大洞,提醒民眾進補應適量,冬至將屆,湯圓也不宜多吃。

中醫科醫師廖哲誼說,張小姐本來腸胃就不好,連續吃了幾天的薑母鴨、羊肉爐火鍋,已有脹氣不適的現象,卻又吃了兩碗性黏難消化的湯圓,出現左肩痠痛、腹脹加劇、夜晚易醒等症狀,甚至白天頭暈、精神差,這些都是腸胃引起的問題,經給予針刺脾胃穴道等方面的治療,已活動如常。

他表示,補冬可不能亂補,虛寒體質的適合溫補,如羊肉爐、燒酒雞,燥熱體質的可清補,像綠豆湯、仙草茶,至於不虛者,平常可喝能健脾的四神湯,把腸胃照顧好。「冬至」將屆,不少人當天要吃湯圓應景,糯米性甘溫,可補脾肺虛寒,治療小兒夜尿或拉稀,但性黏滯,病人和老人、小兒吃時最好切成小塊再吃,以免噎到。

包括腸胃病、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患者及減重民眾應少吃湯圓,他指出,因為糯米不易消化,澱粉含質高、包餡湯圓的熱量也高,不宜多吃。



◆ 健康新鮮素食 膽固醇不上身

文/謝沛汝 2011.12.15 自由

日前營養室舉辦的健康減重門診來了一名50歲出頭的婦人,體型微胖,她說:「我吃素多年,怎麼會膽固醇高呢?」

家醫科開給她的轉介單上面寫著:「高血脂症,膽固醇452mg/dl、三酸甘油酯506 mg/dl。」

經評估她的BMI為27.5,屬於輕度肥胖,詳細詢問她的飲食歷史發覺,她雖然吃素,但攝取太多「半成品」的素食製品,又因蔬菜攝取不多,很容易餓,吃的點心大多選擇餅乾、麵包,看起來不油的食物。

其實真正的素食倡導的是「天天多(五色)蔬果,新鮮的當令在地的食材」,並非素食「半成品」,例如:麵腸、麵輪、素鰻、百頁豆腐、素雞等,大都是次級的蛋白質或一直重複加工的黃豆蛋白,這樣的產品不僅身體不好吸收且難消化,並且在攝取時,吃進過多的油脂。

◎提醒素食者應把握以下的飲食指標:

●新鮮食物種類多樣化。

●全穀至少1/3,豆類搭配更佳。

●烹調用油常變化,堅果種子不可少。

●深色蔬菜營養高,菇藻紫菜應俱全。

●水果正餐同食用,當季在地份量足。

●口味清淡保健康,飲食減少油鹽糖。

●粗食原味少精緻,加工製品慎選食。

●健康運動30分,適度日曬20分。

◎新鮮、高纖的素食餐點範例:

●食材:乾香菇絲60公克、紅蘿蔔絲30公克、金針菇70公克、新鮮筍絲100公克、高麗菜葉220公克。

●調味料:胡椒粉、鹽、糖少許,太白粉水1湯匙、香油1/2小匙。

●作法:高麗菜葉燙熟(軟),泡冷水備用,其餘材料炒熟調味,用高麗菜葉捲起蒸熟即可食用;也可準備高湯芡汁淋上食用。(作者為行政院衛生署旗山醫院營養室主任)

※ 相關報導:

* 藥膳進補含高普林 易誘發痛風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6782850.shtml

天冷冬令進補少不了羊肉爐、薑母鴨、藥燉排骨等藥膳。醫師林兆啟今天表示,溫補藥膳可活血祛寒,但常含有高普林,易增加尿酸而引起急性痛風性關節炎或腎病。



◆ 固腎防洗腎 癮君子及早戒菸

記者王昶閔/台北報導

國內洗腎人口節節上升,腎臟科醫師指出,尿毒症成因除糖尿病、高血壓、慢性腎絲球腎炎等危險因子外,國內吸菸率高也會影響腎病的發生與惡化,呼籲吸菸者及早戒菸,以保護腎臟。

國家生技產業策進會與衛生署國民健康局昨舉行台灣慢性腎病科技研究報告記者會,計畫主持人之一的中國醫藥大學副院長黃秋錦發表研究報告,比較國人腹膜透析與血液透析治療效果與成本。

研究顯示,從存活率與生活品質的觀點,年輕且沒有糖尿病的洗腎患者,較適合用腹膜透析;70歲以上(無論有沒有糖尿病)的患者都較適合血液透析。

此外,黃秋錦說,國內洗腎人口不斷增加,每年新增8千多例,現有6萬人洗腎,每年耗費3百多億醫療支出。會進入洗腎階段,除了糖尿病、慢性腎絲球腎炎、高血壓等原因外,她也呼籲國人,要重視腎臟健康,不應吸菸;吸菸者更應盡早戒菸。

「只要有病患被診斷出慢性腎病,第一件事就是要他戒菸。」腎臟專科醫師黃秋錦指出,吸菸之所以會傷害腎功能,是因為菸中許多有害物質,會使血管收縮,影響血液循環,若合併其他慢性腎病的危險因子,就更容易加速腎臟病的發生。

黃秋錦表示,民眾若患有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等慢性病,長期服用止痛藥等腎毒性藥物,或有家族腎臟病史者,均應定期檢測尿液與血液,一旦發現腎絲球過濾率異常、血尿或蛋白尿者,應及早就醫,控制病情惡化。

※ 相關報導:

* 沒月事卻長鬍…轉性?腎上腺瘤作祟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6782015.shtml

一名20多歲妙齡女子已1年多月事沒來,幾個月前她發現下巴長鬍子,聲音變得沙啞,以為自己「轉性」,嚇得在男友陪同下就醫。醫師發現是腎上腺瘤作祟,因腎上腺分泌過量睪固酮,導致男性化特徵出現,經開刀切除腫瘤,一個月後月事來了,滿臉痘痘也消了大半。

* 腎功能計算公式出爐 準確率達95%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6781341.shtml

慢性腎臟病患有福了!新技術的腎功能計算公式出爐,可提升慢性腎臟病診斷準確率達95 %。國民健康局與國家生技醫療產業策進會今天舉辦研討會,會場公布這項新技術,與會的台大醫院吳寬墩醫師表示,這是我國醫療技術的一大突破,將可提高8 %的準確度,有效降低醫療誤差的死角,是腎臟慢性病患福音。

fsj 提到...

車禍成植物人 麻將三缺一喚醒

中央社 2011.12.16

大陸江西一名愛打麻將的女子在車禍後昏迷成了植物人,家屬為了喚醒她,每天持續在她耳邊喊「三缺一,你快來呀!」,豈料2個月後,這名女子真的甦醒,如今已能下床走路。

遼寧衛視報導,江西一名叫淦雪梅的女子酷愛打麻將,10月13日因一場嚴重車禍昏迷成為植物人,醫師診斷認為甦醒機率只有萬分之一。

國際間不乏親屬喚醒植物人的案例,因此淦雪梅的丈夫與妹妹根據她對麻將的愛好,每天在淦雪梅耳邊呼喚,「起來打麻將了,三缺一,你快來呀!」。

報導說,剛開始淦雪梅沒有任何反應,但十幾天後,淦雪梅的手指已出現輕微動作;2個月後,淦雪梅奇蹟似的被「三缺一」的呼喚喚醒;淦雪梅的醫師馮波說,「以前從未遇到過這樣的奇蹟」。

如今淦雪梅已經能夠自己下床走路,但仍有些失憶症狀。



◆ 冬季癢泡湯 當心愈泡愈癢

【聯合報╱記者張嘉芳/台北報導】2011.12.17

冬季皮膚乾癢,許多人以為泡溫泉或洗熱水澡能止癢,當心愈泡愈癢。醫師表示,水溫太高會造成血管擴張,皮膚更易紅腫癢,或誘發蕁麻疹發作。泡得太頻繁,水分蒸發,反讓皮膚更癢。

一名五十多歲男子有關節痠痛老毛病,每天到北投泡湯,上午幾乎都待在池中,脖子以下皮膚竟整片紅腫凸起,身體癢得不得了,尤其背部及前胸嚴重紅腫,猶如燙傷,慘不忍睹。

皮膚科開業醫師趙昭明表示,這陣子皮膚紅腫搔癢的患者遽增,門診至少已增加一成。不少人皮膚紅得像蝦子,出現許多不規則的乾癢紅疹,追問發現,原來是泡湯泡太久,皮膚乾燥、紅疹癢,一旦不當搔抓、傷口破皮感染,可能引發蜂窩性組織炎。

台大醫院皮膚科醫師蔡呈芳指出,年紀大的人的油脂分泌較少,冬季易出現皮膚乾癢,為求舒服入睡,許多五、六十歲民眾睡前會洗滾燙熱水澡,一覺醒來反而感覺皮膚更癢,形成惡性循環。泡湯或泡澡前,若身體洗刷太乾淨,也會降低皮膚防禦力,一旦溫度劇烈變化,或冷熱、壓力等刺激,皮膚細胞易將儲存體內的組織胺釋放,恐怕將誘發蕁麻疹發作。

蔡呈芳說,不少人在池中一待就半小時,長時間高溫刺激,不利皮膚健康。許多人無法忍耐皮膚乾癢症狀,部分患者常因濕疹、皮膚搔抓破皮就醫。基本上,皮膚發炎可用類固醇治療,蕁麻疹需服用抗組織胺。

蔡呈芳提醒,使用類固醇應遵從醫囑用藥,年紀較大患者長時間依賴使用,恐會致病灶擴大;年輕女性不敢用,反而會造成症狀反覆發作。

※ 相關報導:

* 舒活24節氣/冬至
http://udn.com/NEWS/HEALTH/HEA2/6786710.shtml

堅果性味偏溫熱,春夏食用,多吃容易上火,冬天氣溫低,只要一天用手抓一把約15至20公克的堅果,吃下就可祛寒與養生,體質偏燥熱者只要不過量,冬天無需擔心火氣大。但對花生等堅果過敏者,不建議食用。氣喘、過敏性鼻炎等過敏體質患者,如同冬病夏治的「三伏貼」,不妨試試冬至後的「三九貼」。




◆ 非胖子專利 動脈硬化與年齡成正比

【聯合晚報╱李樹人】2011.12.17

「並不是胖子才容易得冠狀動脈硬化!」台北榮民總醫院臨床實驗中心主任江晨恩指出,許多人都以為身材瘦,腰圍沒超過標準,就不會冠狀動脈硬化,其實不然,年齡才是引發血管硬化的主要原因。

江晨恩表示,美軍參加韓戰,死傷慘重,醫界解剖死亡大兵遺體,結果發現,這群18至20歲的年輕人,竟已有不少人冠狀動脈硬化。這顯示,血管硬化幾乎無所不在。

既然如此,有冠狀動脈硬化問題的人,平常不必太擔心,只要遵守醫師指示,服用低劑量阿斯匹林以及降血脂等藥物,保持運動習慣,飲食清淡,減少攝取油炸、高熱量食物,就能和血管硬化和平共存,相安無事。

江晨恩也強調,動脈硬化的比率與年齡成正比,只要硬化血管上面的斑塊不要破裂,就不會引發腦中風、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但要注意日常飲食和生活習慣,只要戒菸、體重標準,以及維持正常的膽固醇數值,就能夠減少斑塊破裂的機率。

值得一提的是,長期服用低劑量阿斯匹林,恐會增加出血機率1%,雖然風險不高,但腸胃功能欠佳、有出血病史的民眾在服用這類藥物時,應主動告知醫師,挑選特殊胃藥,來降低出血的可能性。



◆ 耳垂斜向皺褶 宜提防冠心病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1/new/dec/17/today-health4.htm

圖.文/陳朝欽 2011.12.17 自由

46歲務農的潘先生因心肌梗塞住院,並在冠狀動脈置放支架,追溯其病史並無任何冠心病危險因子,如以佛拉明罕風險指數估測其10年心血管事件發生率僅有4.7%。

潘先生也納悶他平時有做體能活動,並以蔬果為主食,也無家族史,何以還會得病?結果我們發現他的兩側耳垂都有明顯的斜向皺褶(如圖一)。

耳垂出現斜向皺褶與冠心病有密切關聯並不是新聞,1973年法蘭克最先發表在《新英格蘭雜誌》認為是冠心病的標記。在希臘及古羅馬的雕像就發現,藝術家很寫實地將此特徵勾繪出來,著名的例子是古羅馬哈德良大帝(如圖二),他在死亡前兩年耽於酒食,推測死因應是心臟病。

芝加哥大學威廉艾略特教授1978年發表的一系列報告,認為耳垂有皺褶的人較易發生冠心病;1991年他又發表一個大型調查在6000個冠心病患者中,60%有此特徵。目前相關文獻已超過50篇,僅有少數認為無相關性,但因都是病例或世代觀察性研究,不足以被認定為危險因子,甚至能否作為冠心病的標記都被質疑,至今已爭論了40年。問題在如何解釋此現象,目前有4個假說:

● 耳垂斜向皺褶是冠心病的危險因子或標記(小動脈硬化造成周圍彈性組織的退化)。

● 耳垂斜向皺褶是動脈硬化冠心病的遺傳標記。

● 耳垂斜向皺褶只是老化現象(高齡本身就是最強的危險因子)。

● 耳垂斜向皺褶是睡姿(側睡壓迫)的結果。

臨床上,有50%的冠心病患者無任何傳統的危險因子,因此不需要排斥或忽略任何未發病前的病徵,相較於所謂的掌紋算病或其他體徵(如食指比無名指長等),耳垂斜向皺褶是較多專家研究和可靠的病徵,然而往往是在病人已發生冠心病事件後才發覺。

如果發現耳垂斜向皺褶,就應提高警覺,積極篩檢;一般人如偶然在鏡中發現也不需恐慌,應該檢視自己有無傳統的危險因子(抽菸、高血壓、糖尿病、高膽固醇、肥胖或不良生活型態),或接受亞臨床動脈硬化的檢查,來預估冠心病風險。(作者為羅東博愛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

fsj 提到...

吃美食救地球! 醫院推低碳年菜

【聯合報╱記者范榮達/苗栗報導】2011.12.17

節能減碳正夯!春節健康年菜除了少油、少鹽、少糖之外,今年還要加入減碳的元素,苗栗市大千醫院昨天公布12道苗栗在地低碳健康年菜食譜,提供民眾參考。

12道低碳年菜集合6名營養師設計,包括三元及第、金雞報喜、歡慶有餘、萬象羹新、八星報喜、如意高麗菜捲、金玉滿堂、團圓藥膳、芙蓉豆腐、雙喜臨門、金碧輝煌、甜蜜蜜,食譜放置在大千醫院櫃台免費取閱,或可上大千醫院網站查詢。

大千醫院院長徐千剛昨天戴上大廚帽,扮成「阿剛師」發表減碳年菜,他說,聯合國研究統計,約18%的溫室氣體來自與農牧業相關的排放,飲食因此可以有效減少碳排放,希望民眾踴躍響應減碳年菜。

他特別強調低碳飲食不一定是吃素,而是建議均衡攝取各類營養,因此選購6大類食物食材,只要把握食材的選購原則與注意事項,就可以達到低碳的效果。

大千醫院營養師江仕峰表示,低碳飲食的原則是當季、在地、原態、少開車、適量、節能、少廢棄,選擇當季、當地的食材,可以減少運輸、保存過程的碳排放;原態可以避免包裝材料浪費;少廢棄可以減少垃圾,避免焚化及掩埋所增加的碳排放。

他舉例說,12道低碳年菜中的「金雞報喜」,使用鳳梨殼裝盤,盡量減少產生垃圾,達到少廢氣的作用;選擇原態食材,取代加工食品,符合原態的原則;使用在地的食材客家土雞肉,可減少運送等過程。

「如意高麗菜捲」的低碳手法,包括使用當季的蔬菜紅蘿蔔,豬肉碳排放比牛肉低,烹調方式簡單,可以減少燃料消耗,此外,少油、少鹽、多健康。

※ 相關報導:

* 鄉土年菜宅配-台南田園素食15種湯頭素素看
http://life.chinatimes.com/life/11051801/112011121700083.html

一口咬下,起司四溢的藍帶豬排,吃在嘴裡的口感,真的很像肉,這是田園素食餐廳老闆娘王淑華的驕傲,顛覆一般人對素食的印象。喜愛研發素食料理的她,還開發了15種火鍋湯底,菜色多樣,推陳出新。



◆ 初學者食譜 張瑋玲教你《回家吃自己》

【江家華/台北報導】2011-12-16 中國時報

下廚也可以超簡單、超輕鬆就超好吃!曾於加州烹飪學院(California Culinary Academy)任教的張瑋玲,食譜《回家吃自己》記錄了給初學者的八十二道菜,她從台灣人烹飪習慣與廚房道具出發,將烹飪化繁為簡並鼓勵大眾「回家吃飯」,促進家的情感交流。

「美式食譜總是一句句寫步驟,台灣食譜多以句子或文章的方式行文。」張瑋玲說,她發現坊間翻譯的西式食譜和許多東方家庭使用廚房的習慣不同,她為了幫助身邊朋友克服做菜的心理障礙,寫了一本給初學者的烹飪之書。

張瑋玲的父母是台北榮星川菜餐廳的老闆,她從小便吃著家中餐廳的食物長大,很早就學會辨識食物滋味,也體悟到食材是美食的關鍵。移居到美國後,她才開始有機會下廚,也開啟了她對烹飪的喜愛。當她攻讀完美國柏克萊大學經濟、美術雙學位後,卻苦惱人生的下一步不知為何。在男友的鼓勵下,踏上烹飪這條她從未預期的人生路程。

加州烹飪學院四年課程讓張瑋玲從認識食材、欣賞食材,到實地進入法國高級餐廳實習。接下來一路也像命運牽引,她畢業後原於美國知名百貨Bloomingdale’s當烹飪器材現場料理秀總主廚,又被烹飪學院的老師找回擔任教職。《回家吃自己》道道都是家常菜餚,她教導初學者新式的做法。



◆ 尿床怎麼辦?訓練小孩如廁的技巧

文/李彥慧 2011.12.16 自由

根據研究報告顯示,3歲的小孩約有1/3會尿床;6歲時還有15%會尿床;10歲以後才降到5%左右。且男生會尿床的機會較大,大約是女生的3倍。

有一些家長會問:「為何我的孩子會尿床?」尿床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基因遺傳、功能性膀胱問題、泌尿道感染、抗利尿激素分泌功能不成熟,以及睡前飲水過量,或食用含咖啡因或酒精等等。基本上,大多數尿床的孩子是功能不成熟的關係,會隨著年齡成長而改善;只有少數是因為神經或膀胱的問題所造成。

◎嬰幼兒如廁技巧有其發展過程,大致可分以下階段:

●出生到1歲半:尿道及肛門神經肌肉都還沒成熟,因此沒有便意的感覺。當膀胱的尿意盛滿時,自然就尿出來了。

●1歲半到2歲:這個階段的孩童可以感覺到便意,排尿和排便的時間也開始規律。兒童會用表情或語言來表達便意或尿意。

●2歲到4歲:從兒童便盆漸漸轉到使用成人廁具,且在如廁的過程中,能處理自身的衣物(脫/穿褲子)和基本的衛生習慣。

●4歲到6歲:開始有維持自身清潔的意識,在夜間也不會遺尿,了解男女廁的分別及懂得整個如廁過程。

◎建議如廁的訓練方法

●如廁的控制訓練,需參照兒童的時間來排定時間表;若兒童大小便還不規律時,不需強制訓練。

●白天訓練,可多喝水或流質食物,增加尿意;多吃纖維食物,產生便意,增加如廁機會。

●家長們應注意給予口頭的讚賞,及處理遺尿或遺便的適當方式。若訓練失敗時,切勿顯露出不滿或斥責,以免孩童為避免責罵與失敗而強忍大小便,繼而導致便秘或滴、漏尿的不良習慣。

●多用「尿尿」或「嗯嗯」等字眼,連結與如廁的關係,助兒童建立表達需要如廁時的能力。

◎怎麼訓練了好久,還是看不到成效?

每個小寶貝都要訓練大小便和脫離尿片,但順利與否因人而異。如廁訓練對某些幼兒可能特別困難,家長需要相當多的耐心及愛心,不要給他們太多壓力。家長過度著急,有時只會增加大人與小孩的挫折感。

(作者為台中市育康復健科診所職能治療師)

fsj 提到...

曬曬暖暖冬陽 也有瘦身效果

記者/洪素卿 2011.12.18 自由

很多人喜歡自己看起來白白瘦瘦,也因此,不僅不喜歡從事戶外活動,只要一走出門必然塗上厚厚的防曬乳。其實適時讓皮膚接觸陽光,有助於體內維生素D生成,減重族若少吃又怕黑,很容易出現維生素D不足的情況,缺乏維生素D,可能讓你事倍功半!

為什麼維生素D跟肥胖有關?有一派學者認為,過度肥胖者多餘的體脂肪會吸收,並hold住維生素D,使得身體無法妥善利用它。維生素D缺乏,卻會影響「瘦素」(向大腦傳遞飽足感的荷爾蒙之一)的功能,造成肥胖。

此外,部分體重過重者傾向「宅」在家裡,戶外活動少,曬太陽時間縮短,使得維生素D不足的現象更明顯。

增加體內維生素D 有助減重

營養師謝宜芳認為,近年越來越多研究顯示,攝取足量的鈣可能有助減重。維生素D也可能是因為與鈣的代謝相關,而有類似的效用。

其實,過去美國內分泌醫學會年會上所發表的一項研究發現,為期11週的減重期間,同樣都控制熱量,若是受試者每毫升血液中,維生素D的前驅物濃度增加1奈克時,體重可以多減0.2kg,顯示維生素D可能影響減肥成效。

不過,雙和醫院祝年豐醫師表示,維生素D究竟是如何影響肥胖目前還不清楚,有可能是肥胖造成維生素D減少,維生素D不足又惡化肥胖等交互影響,建議最好從自然的食物像是牛奶等,來獲取維生素D。

戶外活動 也能提升身體代謝

此外,增加戶外活動不僅可以提升身體活動代謝、增加能量消耗,曬太陽也是增加體內維生素D的最好方式。

謝宜芳不建議額外補充維生素D。她認為,其實我們生活在亞熱帶國家,原本不應該有維生素D缺乏的問題,但是因為大家都太不喜歡曬太陽了,才普遍有維生素D不足的情況。

最佳的維生素D來源就是太陽,這種型態的維生素D可以在體內留存較久,持續發揮功效。想要藉由曬太陽來獲取維生素D不難,根據國外的建議,可以趁著每天早上9點前與下午4點後,紫外線較弱的時段,適度曝曬10分鐘陽光,臉部可遮蔽或擦防曬用品,但手腳應儘量露出來,不擦防曬用品,以使陽光能與皮膚直接接觸。



◆ 乳房檢查 幾年做一次?

【聯合晚報╱李樹人】2011.12.18

「我適合做乳房X光攝影還是乳房超音波?」這是許多女性受檢者面對乳房檢查最常見的疑問。聯安預防醫學機構乳房外科醫師林博松指出,「乳房超音波」、「乳房X光攝影」各有各的優缺點,兩者搭配使用,可達互補的效果。

林博松強調,乳房腫瘤的表現方法有很多類型,有些要靠超音波,有些必須透過X光攝影,才能發現異狀。平常可自我檢查和以前比較若無異常,可考慮6至12個月做超音波檢查,若無特殊原因,40歲以後,每兩年做X光攝影。

理論上,應該兩種篩檢都做,最為準確,但考慮X光攝影有少許輻射線,且較不舒服,所以可在40歲以後搭配每兩年做X光攝影。如家族成員有人罹患乳癌,則考慮提早篩檢年齡,從35、40歲起,就應定期接受「乳房X光攝影」。

「乳房X光攝影」檢查過程常令受檢者不舒服,易讓女性視為畏途。林博松解釋,為提高檢查準確性,乳房X光攝影執行時的緊壓是有其必要。如對疼痛的敏感度較高,可避開月經前的脹痛,以降低不適感。

至於「乳房超音波」,每個女性不論年齡大小都應該每年都接受一次乳房超音波檢查,因為「乳房超音波」具有無輻射、可重複檢查的特性,也沒有年齡、或檢查時間的限制。

林博松舉例,一名30歲女性在接受「乳房超音波」,並無明顯異狀,但觸診懷疑可能有問題,建議她進一步做「乳房X光攝影」,報告出來後懷疑為零期乳癌,切片證實後立即開刀治療。所以乳房超音波無法確診時,應加上其他檢查。

「隆乳女性和一般女性一樣要重視乳房的篩檢!」林博松提醒,女性早期隆乳比較多採用小針美容,現代女性隆乳則大多使用矽膠袋或鹽水袋,比較不會造成超音波儀器檢查的干擾。

不過,隆乳者在接受乳房X光攝影檢查前,最好主動告知醫師,以便做好攝影時力道和部位的控制。必要時也可輔以核磁共振或正子攝影,有助於隆乳者做乳房檢查。

另外,良性腫瘤也可能發生在小女生身上。林博松指出,曾有一名12歲患者,腫瘤大至20公分。建議父母應該從小教導女兒乳房健康常識,一旦摸到異常硬塊,或乳頭有分泌物、破皮現象,就應主動告訴家長。

值得一提的是,很多女性在自我檢查時,因有些腫瘤太深或太小,而無法提早發現異狀。仍需專業醫師評估,透過專業的超音波、X光攝影等檢查工具,才能給予女性最大保障。



◆ 台灣,並非洗腎島...

【聯合晚報╱記者黃玉芳/台北報導】2011.12.18

國內洗腎患者年花300億元醫療費用,背負外界沈重的眼光,看在不少醫師眼裡是非戰之罪。醫師表示,洗腎與慢性病息息相關,其中糖尿病是洗腎原因的大宗,占洗腎患者的四成左右,其他如高血壓、心血管疾病都可能導致腎功能惡化。

國內洗腎患者約有6萬多人,不過不少民眾仍存在著對洗腎舊有的負面觀感,像是洗腎對醫師是暴利,甚至過去傳出以交通車接送患者、送便當「攬客」等,最近更因為洗腎費用年花300多億,引發耗用太多健保資源的質疑。

台大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吳寬墩表示,當慢性腎臟病患者檢測腎功能,「腎絲球過濾率」值小於15時,就得進入洗腎階段,但不少患者怕洗腎,常拖到「腎絲球過濾率」小於5才不得不接受,因此絕不可能醫師「硬拖」患者去洗腎,洗腎門檻並不浮濫。

署立雙和醫院副院長林裕峰也說,隨著老年人口增加,因為罹患慢性病率高,洗腎患者人數增加是世界的趨勢,加上國內腎臟移植個案少、只能選擇透析,又因為國內透析治療品質好,延長存活期,患者的粗死亡率低於美國,才導致洗腎醫療費用高。

高醫附設醫院腎臟內科主治醫師黃尚志也說,洗腎患者中約四成都是糖尿病,另外高血壓控制不好也是常見洗腎原因,不少人刻板印象的濫用藥物不是「主流」因素,他也說,國內洗腎醫療費用跟國際先進國家相比,並不算高。

吳寬墩也說,國內估計有230萬人罹患慢性腎臟病1至5期,到了第5期,就準備進入透析階段,因此延緩腎功能的持續惡化,才能避免更多患者需要洗腎。

吳寬墩說,慢性腎臟病患者一定要控制血壓以及降低尿蛋白,當血壓越高,腎功能衰退越快,另外控制血脂、戒菸也有幫助,同時每半年至一年間,應抽血、驗尿,瞭解腎功能的變化。

林裕峰也提出類似建議,慢性腎臟病要注意三高、痛風等共病,定期追蹤尿酸、尿蛋白定量分析、血鉀等檢驗值。當腎臟病進展到第三期以後,更需採取低蛋白、低磷飲食。

※ 相關報導:

* 美國專家: 政府應給洗腎者更多資源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6788809.shtml

美國前腎臟病基金會主席Allan J. Collins對台灣的洗腎醫療現況提出建言,目前台灣腎臟移植的實行率不高,由於洗腎在患者存活率上與腎臟移植相當,為促進公眾健康,政府應給予洗腎更多資源。



◆ 腸病毒亞洲升溫 旅遊提高警覺

中央社 – 2011年12月18日

(中央社記者龍瑞雲台北18日電)衛生署疾病管制局今天表示,台灣與東南亞腸病毒71型疫情持續升溫,越南已有137位兒童重症死亡,香港也有68例病例、1例重症死亡;呼籲旅客注意衛生習慣,加強保護幼童。

疾病管制局表示,時序入冬,但越南、中國大陸、香港的腸病毒疫情仍在升溫中,越南已出現腸病毒71型大流行,南部地區最嚴重,共累計137例死亡、通報手足口病的病例已有8萬個案,且多數為兒童。

疾管局表示,中國大陸至今共累計通報超過151萬個案,共470例死亡,從8月起,每個月的病例數都較歷年同期高,並沒有減少的趨勢。香港腸病毒疫情也持續上升,共累計234件手足口病病例、68例腸病毒71型病例、1例死亡。

疾管局表示,據國際監測資料,西太平洋地區平均每隔2、3年會發生一次腸病毒流行疫情,台灣曾在2005、2008年出現腸病毒71型大流行,今年的疫情在入冬後也未趨緩,鄰國疫情也持續活躍與上升。

疾管局提醒,當地華僑台商或出國旅客,應養成個人良好衛生習慣,勤洗手,對幼童更應加強保護,避免攜帶嬰幼兒至人潮擁擠公共場所,生病應儘速就醫,並落實「生病不上課」,以有效降低感染與傳播機會。

fsj 提到...

生理時鐘混亂 較易出現失智

【台灣新生報/記者蘇湘雲/綜合外電報導】2011/12/20

美國最新研究指出,年長女性的睡眠周期、生理時鐘正不正常,可能影響失智症風險。如果年長女性生理節奏較不明顯,白天活動量少,或晚上較活躍,得失智症的機率會比白天活躍、晚上正常睡覺者來得高。

加州太平洋醫學中心研究所科學家葛雷格‧崔納為研究首席作者,他表示,身體晝夜節奏又被稱為「生理時鐘」,醫界認為,生理時鐘的確會影響大腦運作與正常身體功能。

研究人員表示,從研究結果來看,未來也許可以運用一些方法,像增加白天活動量或使用光照療法等,影響生理時鐘,進而改善年長女性認知功能。

研究團隊分析近一千三百位健康女性的資料,這些女性平均年齡為七十五歲,追蹤五年時間發現,其中有百分之十五的女性出現失智症,還有百分之二十四的女性有輕度認知功能缺損。

研究結果顯示,女性生理節奏如果較為薄弱,活動量較少,或晚上比較活躍,有百分之八十機率可能出現失智症狀。認知功能缺損狀況也會比白天活躍者來得嚴重。

研究人員指出,這是首次研究發現生理節奏與失智症、輕度認知功能缺損有強烈關聯。至於原因為何,目前還不太清楚。兩者因果關係也未明。可能是生理時鐘直接影響失智症發生,但也可能是失智症造成生理時鐘出現變化。

若能找到背後原因,或許就能幫助找出治療失智症、延緩失智症惡化的方法。這項研究已發表於最新一期的「神經學年報」。



◆ 吃錯素,更傷身!
http://mag.udn.com/mag/newsstand/storypage.jsp?f_MAIN_ID=78&f_SUB_ID=241&f_ART_ID=358586

康健雜誌 2011/12/20 文/謝曉雲 圖/周書羽

原本想吃素減肥,追求健康,沒想到卻愈吃愈肥,甚至吃出一堆健康問題?五種錯誤吃素法,你犯了幾種?

不少人為了瘦身、擺脫疾病,或追求健康而吃素,但有人卻愈吃愈胖,甚至便秘、生理期失調、營養不良……,吃出一堆問題。

主要原因是對吃素的觀念片面且偏頗,例如以為素食只是「不吃肉」,或素食就是吃大量蔬菜水果,長久下來導致營養失衡;再者,吃過多加工精製的素食材,以及採用不利健康的炸、煎等烹調方式,讓吃素反而為身體增添負擔。

營養專家及中醫師從營養調查及臨床觀察發現,國人吃素容易犯以下幾種錯誤:

1飲食精製化,吃過多加工品

台北馬偕醫院營養師趙強觀察到,國人吃素講究精緻及口感,吃很多精製的碳水化合物(白飯、白麵條、麵包,甚至甜食等)及素加工品(麵筋、麵腸、素肚、素肉等),這些食物多半熱量高,加工時加入大量油,或為了增加風味,採取煎、炸方式烹調,長期吃下來容易發胖,並衍生出高血脂、高血糖等代謝問題。

2飲食偏頗,攝食不限量

有些人認為吃素=不吃肉,所以只要不吃肉就健康,其他食物不必節制,甚至認為蔬菜水果是健康食物,多吃無妨,結果愈吃愈傷身。

安睿證券投資顧問公司總經理劉凱平就曾因為吃錯素,付出健康代價。

10年前,他因為健康亮紅燈而放棄吃肉,改吃素,但因為沒有正確吃素的觀念,加上主觀認為「不吃肉」已經是飲食有節制,因此對自己愛吃的食物─甜點、麵包、麵食、水果不限量,但蔬菜卻吃得很少,結果「吃素」10年,愈吃愈胖,體重曾經飆破100公斤。

另外有些茹素者篤信「蔬菜」是健康食物,每天應該大量吃,但吃太多蔬菜也會吃出健康問題。例如,長時間大量攝食蔬菜,其中的纖維會阻礙吸收重要的礦物質,如鈣、鐵、鋅、銅等;蔬菜裡的草酸、植酸也會影響礦物質的吸收率。

而吃進大量纖維,或者含吸水力強的果膠的水果,如蘋果、香蕉,又沒有喝足夠的水時,反而會導致排便困難。

再者,吃蔬菜容易有飽足感,但吃太多時,會佔胃容量,因而吃不下其他食物,這對於老年人或一些胃口小的人來說,可能造成熱量,或蛋白質、脂肪及其他重要營養素攝取不足。

3蛋白質攝取不足、品質不良

有些茹素者不吃蛋、奶,而且也很少吃豆類、黃豆製品(如豆腐),容易缺乏蛋白質,或是蛋白質的品質不佳,出現營養不良的情形。

台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學系副教授楊淑惠指出,根據2004~2008年《國民營養調查》發現,國內素食者攝取蛋白質的品質不理想,缺乏必需胺基酸─離胺酸,可能和吃太少豆類,尤其是黃豆及豆類製品有關。

趙強也指出,國人常誤解一些疾病及飲食,例如以為關節痛就是痛風,如果痛風就不敢吃豆腐,素食者就只會吃麵製品,如麵腸,麵筋等,因此會缺乏某些必需胺基酸,造成蛋白質的營養品質不良。

因此,今年衛生署公布的新版素食飲食指標裡特別指出,素食者最好每天都要吃全榖根莖類+豆類食物,尤其是黃豆及其加工品(如豆腐),因為榖類和豆類的蛋白質組成不同,兩者一起吃,才能攝取完整優質的蛋白質。

【全文未完,完整內容請見《康健》157期;訂閱天下雜誌電子版】

fsj 提到...

生點小病,更健康/藥效快不等於效果好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361029

【摘自《生點小病,更健康》,作者高啟峰,時報出版】2011/12/16

「藥效愈快,效果愈好,毒性也愈強。」這是我在某本暢銷書上看到的一句話,作者是位醫師,作者提出這樣的觀念,讓我更覺得藥師在醫療體系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

舉個常見的例子,絕大部分的藥品都在胃吸收,為了避免藥物對胃的刺激太大,藥廠會把藥品做成腸溶錠,使藥品能到達腸子再被吸收,這樣對胃的刺激較小,如此一來,發揮藥效的時間自然就延長了,但是藥的效果本身並不會改變。

一般藥品都屬於「立即釋放」(instant release),但是為了某些療程的原因,也會將藥品做成「緩釋劑型」(slow release),藥效不會受到改變,可見藥物作用的時間和藥效並無直接的關聯。

藥物的製劑會改變藥品的溶解時間,當然也會影響到藥效的出現時間,但是卻和藥品的毒性一點關係都沒有,所以用藥效出現的時間長短來斷定毒性的強弱,是相當不科學的說法,也不足採信。

市面上有許多為了行銷目的所發明出來的產品,雖然滿足了消費者的需求,卻造成身體的負擔。前一陣子某家廠商在電視臺猛打廣告,告訴民眾,他們產品的崩散速度是其他產品的兩倍快,所以藥效作用會更快。

這個說詞大錯特錯!廠商為了讓藥物能夠達到快速崩散,只好在賦形劑裡添加高量的鈉,於是不明究理的民眾只憑廠商的一面之詞,誤以為該藥品真的藥效比較快,卻沒有想到,人如果長期攝取高量的鈉,可能對健康的傷害會更快顯現。

一定要知道:藥物溶解的速度快慢和藥效本身無關,也和副作用無關。



◆ 生點小病,更健康/免疫力高未必身強體壯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361026

【摘自《生點小病,更健康》,作者高啟峰,時報出版】2011/12/16

如果仔細分析市面上的健康食品,就可以發現幾乎九○%以上的產品都在強調提高免疫力,好像每個人的身體都羸弱不堪似的。這些產品的誇大廣告,讓你以為吃了以後就能百病不侵。事實上,有很多常見的疾病都是因為免疫力太高,而不是太低。例如:常見的過敏、紅斑性狼瘡、乾癬、虹彩炎等等。我甚至可以這麼說,因為科學愈進步,這些疾病也愈多,絕大多數都是因為吃錯了健康食品,吃了這些強調增強免疫力的產品。

有些醫療人員也不懂免疫學,他們也停留在過去錯誤的觀念。至於那些沒有醫療專業的直銷人員,只為了推銷產品,根本不知道如何分辨每個人體質的差異。

免疫力扮演身體平衡的重要角色,而身體需要平衡的除了血壓、胃酸以外,免疫力是最難保持平衡的。免疫力如果太低,身體失去防禦力,就容易生病,最典型的疾病就是愛滋病(AIDS),正式病名是「後天性免疫不全症候群」,此病可怕之處在於身體的免疫力如果喪失,一場小小的感冒可能就會奪去我們的生命;但是如果免疫力太高,又可能產生像過敏這樣的疾病,身體自己的免疫力會攻擊身體的器官,為我們帶來病痛煩惱。

中醫對於免疫力是抱持不可隨便增強的態度,因此早提出「虛不受補」的觀念。中國人愛進補是世界出名的,即使在大熱天,也得搞個涼補出來,以滿足大家進補的心態。進補廣義上來說,就是增強免疫力。但為何中醫會提出虛不受補呢?

虛火好像煮沸的油鍋,將冷水投入就會搞得更嚴重。換個方式來比喻,當我們燒開水的時候,水愈燒愈少(虛),如果我們要解決水愈來愈少的問題,只能加開水,而不能去添柴火。如果選擇添柴火,就是所謂的虛不受補。事實上,虛不受補也不夠精確,認真來看,並非虛不受補,只是補的方向錯誤而已。

中醫講究五行生剋,所以有虛則補其母,實則瀉其子的說法。如果將水當成「母」,底下的柴火當成「子」,就能解釋通了。水愈來愈少,就補充開水,或者將柴火減少,也能達到減少消耗水的目的。

再舉個實際的例子說明,中醫說土生金,而內臟中脾屬土,代表消化系統;肺則屬金,代表呼吸系統還有皮膚(皮膚為肺之表),一般常見的過敏或者蕁麻疹的問題,可以視為肺虛,肺虛則補其母(脾),應該使用補腸胃的方式來治療,所以才會有使用益生菌來滋養腸胃道的方式,而能夠治療呼吸道過敏或者皮膚蕁麻疹的問題,如果採取直接補肺的方式,則可能出現虛不受補的症狀了。這也是可能為何呼吸道的問題,直接針對肺來治療,卻一直達不到好的效果了。

一定要知道:身體中任何的物質或機能,都應該遵循平衡的概念,免疫力尤其是個重點,過度的追求提高免疫力,只會造成更多疾病。選購健康食品時,千萬要找專業醫療人員先把自己的體質搞清楚,不要隨便選購那些號稱可以改變免疫力的產品。



◆ 頭皮飄雪 乾癬誤認頭皮屑

【聯合晚報╱記者黃玉芳/台北報導】2011.12.23

一撥頭髮老是「雪花片片」,用抗屑洗髮精卻無法改善,原來是把頭皮乾癬誤認為頭皮屑。皮膚科醫師表示,乾冷季節,頭皮乾癬容易惡化,有些患者很容易和頭皮屑混淆,必須以治療乾癬的頭皮凝膠,才能對症下藥。

一名40多歲女性掉頭皮屑一年多,用了多種抗屑洗髮精也沒效,冬天脫屑、頭皮發紅、發癢越來越嚴重,尤其是一撥頭髮就不斷掉屑,「走到哪掉到哪」,讓她很困擾,嚴重影響人際關係。

新光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蔡昌霖表示,檢查發現患者頭皮有非常厚的銀白色皮屑,其實是頭皮乾癬。由於乾癬跟頭皮屑一樣,頭皮是最容易發病的部位,因此第一次發病的乾癬病人,有八成都誤認是頭皮屑。

蔡昌霖說,乾癬的皮屑較乾、較厚,手肘、膝蓋等部位也可能有斑塊及脫屑現象。而頭皮屑因為是脂漏性皮膚炎引起,皮屑摸起來較油,同時在前胸、後背、臉部等部位也會長疹子、有掉屑現象。

蔡昌霖也說,冬天較冷,乾癬患者增加兩到三成,應避免抽菸、喝酒、作息不正常等惡化因子。他也強調,雖然嚴重掉屑常令人側目,但乾癬並不會傳染。不過乾癬因為是全身發炎性疾病,中重度的乾癬患者有較高的風險,罹患心血管疾病及代謝症候群。



◆ 國人87%曬不夠 92%維他命D攝取不足

【欣傳媒╱記者丁彥伶/台北報導】2011.12.22

為了防曬,您無論冬天或夏天,出門就長袖、長褲全身包緊緊,外帶小陽傘嗎?提醒您,很可能會維他命D不足哦!今(21)日發布的一項最新國人維他命D攝取及認知調查發現,有8成7的民眾曬不夠,9成2的人維他命D吃不夠,提醒民眾小心維他命D不夠而影響免疫系統。

台北醫學大學教授謝明哲公布這項國人攝取維他命D的調查,這項調查是針對25歲至49歲的民眾所進行,有效問卷1068份,顯示其中24%完全不吃維他命D、31%維他命D攝取不足、37%的飲食中缺乏D,只有8%的人維他命D攝取足夠。

在曬太陽方面,有18%完全不曬太陽、14%日曬不足、24%擦了防曬產品才會曬太陽、30%選錯時間曬太陽,謝明哲說,這顯示有8成以上的民眾日曬也不足,而藝人關穎表示,她很喜歡曬太陽,常會在下午找時間去曬一曬,謝明哲認為,她可能曬錯時間了。

謝明哲表示,自2000年起,各國就相繼有維他命D相關研究發表,光2010年就有2100篇研究在國際期刊中發表,平均每天就有6篇相關研究獲刊載,內容都提及維他命D和免疫及健康的關係,若缺乏維他命D,也會影響冬天預防病毒侵擾的能力。

謝明哲表示,雖然從食物中也能獲得維他命D,但是若以衛生署建議人每天需攝取400到2000IU(國際單位),若以2000IU來計,每日約需喝50杯牛奶,或吃192顆雞蛋,或18罐鮪魚罐頭才吃得到,因此建議民眾最好每天選擇一個時段,不要穿戴防曬衣物多曬一點太陽。

如果很怕曬出黑斑,或容易出現光敏感症的人,則可以選擇額外補充維他命D的產品,補足維他命D。

fsj 提到...

冬天裡一把火 保暖從下半身做起

【聯合報╱記者劉惠敏專題報導】2011.12.22

入冬第一波寒流報到,冬衣及保暖工具紛紛出爐。醫師提醒,台灣人總是添了上衣,忘了下半身,保暖應從「基層」做起。

人参、貂皮、烏拉草是東北三寶,樂活診所主治醫師蔡凱宙說,台灣人冬天常見行頭卻是「棉襖、短褲、夾腳拖」,天冷時常見許多人上半身穿厚重衣物,包得像雪人,下半身卻僅穿一件褲子,甚至穿拖鞋出門,愛美女性更愛著短褲、短裙,無法保暖。

蔡凱宙提醒,東北人是將柔細的烏拉草塞在鞋中保暖,因為要長時間與寒冷抗衡,保暖腳底最要緊。下肢暖和後,上半身反而不需要穿太多,人體自可形成「保溫瓶效果」,溫暖空氣由下而上,只要在頸部加上一條保暖圍巾,暖氣就不至於散去。

老人家、慢性病患更須留心保暖。高雄市立大同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高醫助理教授朱志生說,每遇寒流、氣溫驟降的清晨,心肌梗塞、高血壓等患者特別多。血液循環不佳者,從溫暖被窩起身或出外運動,沒有注意保暖及熱身,可能不足以應付氣溫下降所致的血管收縮,引發心血管疾病。長輩冬天早起出門,日出後較宜。

朱志生說,適時增加衣物,自會產生體熱回暖,所以,使用電暖爐、暖被等設備,不如以衣物保暖。秋冬之際,糖尿病患循環不佳,末梢神經較遲鈍,容易發麻或腳部凍傷,應記得穿襪子。

人體下半身對溫度敏感度較低,容易被忽視。蔡凱宙說,年輕人也不應輕忽下肢保暖,痛風病患容易在天冷時關節疼痛,愛穿短褲、短裙的女生,長期下肢保暖不足,也容易腰痠背痛。他強調,保暖須重視基層,腳底溫暖,「全身都會感到暖意」。

彰化基督教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黃彗倫提醒,帽子及口罩也是很重要的禦寒工具。中醫認為,頭頸部是「諸陽之匯」,即陽氣匯合之處,頭部保暖做好,熱量消耗低,全身能量都不會太快逸失。

臉部因血液循環旺盛,比身體其他部位耐寒?黃彗倫說,多數人可承受吹幾小時冷風,但戴口罩,有助保暖可避免鼻黏膜受損,尤其是過敏性鼻炎、氣喘等呼吸道不佳者,更需及早預防。

資料來源/蔡凱宙、朱志生、黃彗倫醫師

※ 相關報導:

* 藥膳、茶飲 「冰棒人」熱到酥麻麻
http://udn.com/NEWS/HEALTH/HEA2/6796882.shtml

如何改善手腳冰冷?許多中藥材都有幫助,如人參、黃耆、當歸、丹參、黨參、鹿茸、菟絲子、巴戟天、肉蓯蓉、仙茅、桂圓、乾薑、花椒、胡椒等。



◆ 吃七分飽 可保大腦青春活力

台灣醒報/思翰綜 2011-12-22

如何讓你的大腦青春永駐呢?義大利研究發現,如果只吃「七分飽」就可以激活腦中的長壽分子(CREB1),讓你有個青春的腦袋。研究人員表示,未來希望運用研究結果開發新藥,讓人們不必透過辛苦的飲食,就能讓大腦永保青春。

澳洲媒體報導,許多研究都指出,過度肥胖通常會對大腦造成不好的影響,如減緩大腦運作、導致大腦衰老、帕金森氏症等;但若能適當的控制飲食,就能讓大腦青春永駐。

報導也說,義大利的研究指出,大腦中有一種被稱為CREB1分子,會影響大腦中如記憶、學習、焦慮控制、壽命等運作功能,研究人員發現,當實驗中的老鼠受到飲食上的限制時(一天只吃70%的食物),就能激活大腦中的CREB1,並延長牠們的壽命。

研究人員表示,當減少熱量攝取時,就能增加腦中的CREB1,他們也透過研究中的對照,發現CREB1對大腦運作的重要性,如實驗中的老鼠透過飲食調節,也明顯改善他們的記憶能力。

研究人員也說,未來會運用研究結果開發新的療法,防止大腦退化及衰老,如開發新藥等,即使不用嚴格控制飲食,也能達到效果。



◆ 三總研發雞尾酒療法 牙周病免拔牙

【聯合晚報╱記者林進修/台北報導】2011.12.22

下顎第一大臼齒罹患嚴重牙周病時,不要急著拔掉。三軍總醫院研發全球獨創的跨領域雞尾酒治療策略;先切除多餘的一個牙根,並將留下來的兩個牙根距離拉長後,第一大臼齒即可保存,繼續咬磨的重要功能。

一整排下顎牙齒中,最內側也最靠近喉嚨的是第二大臼齒,接下來是第一大臼齒,是負責咀嚼的重要牙齒之一。

三軍總醫院牙科部牙周病科主治醫師黃仁勇表示,西方人下顎第一大臼齒只有二個牙根及三個根管,但台灣所屬的蒙古亞種,高達27%的人多了一個遠心舌側牙根,導致第一大臼齒出現三個牙根、四個根管的獨特現象。

國防醫學院牙醫學系教授傅鍔領導的研究團隊發現,國人牙周病盛行率高達九成,應和下顎第一大臼齒多了遠心舌側牙根有關,因為多了一個牙根後,牙根間的距離縮短,增加清潔難度,以致一些原本輕微的牙周病逐漸惡化,最後不得不忍痛拔掉。

為了搶救這顆臼齒,三總組成跨領域的專業治療團隊,發展出獨步全球的雞尾酒治療策略,至今已成功治療十幾位嚴重的牙周病患。

黃仁勇表示,這種雞尾酒治療先切除多出來的遠心舌側牙根,再拉遠近心根、遠心根的牙根距離,再分別套上一個牙冠,將第一大臼齒一分為二,方便清潔,進而可控制牙周病,避免繼續惡化。



◆ 衛署沒准一條根 藥品有含就違法

【聯合報╱記者盧禮賓/金門報導】2011.12.22

日前有媒體報導金門「一條根」產品不含一條根成分,金門縣政府昨天說明,目前衛生署並未核准「一條根」成分用於外用,如藥膠布、油膏、外用液等中藥製劑,如標示含一條根成分,即屬違法行為。

縣府表示,金門本地一條根多用於產製一條根茶包、精油、推拿膏、食膳包等非藥用產品,而非坊間所習稱「一條根藥膏」、「一條根貼布」,因「一條根」為民間習用的青草藥,非屬本草綱目收載的中藥材。

目前衛生署並未核准「一條根」成分用於外用的中藥製劑。

縣衛生局定期稽查地區業者販售一條根產品,產品外盒及包裝與衛生署核發的藥品許可證規定大致相符,未有明顯違失情形。但發現部分產品有刻意強調商家LOGO商標、商家名稱的情事,恐有誤導消費者之嫌,衛生局將持續輔導業者改善。

消保官顏水坤表示,業者對於產品成分應確實標示,包裝所呈現的資訊應以避免誤導消費者認知為前提。

現階段凡宣稱具有療效的一條根藥膏、貼布產品,均屬違法行為。

縣府表示,目前許多在台灣製造、金門販售的一條根產品,均疑涉及未經核准擅自變更藥品外盒或標籤,誤導消費者以為產品含有「一條根」成分,此類商品是戕害金門一條根品牌的「元兇」。

對此,金門縣衛生局將移請外縣市製造廠所轄衛生局依法裁處,可處3萬至15萬元罰鍰。

fsj 提到...

咖啡因含量 可樂勝咖啡

【聯合報╱中央社】2011.12.26

哪種飲料最提神?Discovery頻道「食物偵查隊」比較紅茶、綠茶、普通咖啡、義式咖啡的咖啡因含量後發現,1罐鋁罐可樂的咖啡因,相當於2杯普通咖啡,或是6杯義式濃縮咖啡。

主持人泰德請到科普雜誌主編比較紅茶、綠茶、咖啡的咖啡因含量,發現同樣是8盎司的份量,綠茶只有30毫克的咖啡因,紅茶50毫克、咖啡150毫克。

而令人想不到的是,可樂的咖啡因含量驚人。一般12盎司的可樂罐裡,就有大約300毫克的咖啡因,光是1個鋁罐可樂就比2杯咖啡、6小杯義式濃縮咖啡,或30條巧克力棒的咖啡因還多,證實可樂是能量飲料評比裡的「大黑馬」。

至於哪一種飲料最容易讓牙齒染色?將牙齒分別浸泡在紅茶、咖啡、紅酒、運動飲料、番茄汁、可樂裡7天,進行實驗。

結果發現,番茄汁造成的影響最小,而倒數第2名的竟是常常遭到誤解的咖啡,牙齒表面上幾乎看不到咖啡造成的色斑。運動飲料裡的酸性稍微侵蝕牙齒,而可樂所含的食用色素則讓牙齒大幅染色的機率增加許多,讓它在評比中獲得季軍。

拿下亞軍的是紅茶,榮登牙齒染色冠軍寶座的是紅酒,浸泡在紅酒裡7天的牙齒,幾乎變成紫色。原因是紅酒裡的色原體顏色極深,容易在喝完後造成一口「紫牙」。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白酒不會對牙齒染色造成威脅,但若先喝白酒,再喝其餘易染色的飲料,會讓牙齒的顏色比單喝飲料還深。



◆ 食物氣味愈嗆 愈能抗氧化

中廣新聞 2011-12-26

對抗衰老,人們積極找尋具有抗氧化效果的食物。台北醫學大學營養保健學系教授趙振瑞在《康健》雜誌上指出,味道愈衝越嗆鼻的食物,抗氧化的作用愈強。

包括洋蔥、大蒜、白蘿蔔、芥末、香菜等食物,一切開就會有一股嗆鼻的味道,有的還會把人嗆得直掉眼淚,這其實是因為其中含有含硫化合物。這類含硫化合物具有很強的抗氧化作用,可以減少自由基的產生。因此,富含這些含硫化合物的食物,具有抗衰老的功效,還可以降低血脂和膽固醇。

不過含硫化合物遇熱會被破壞。所以吃這些味道衝的食物時,要減少高溫加熱,才能讓抗衰老的效果充分發揮。能生吃的就儘量生吃,接受不了生吃辣味的,也不要煮得太熟太爛。不過趙振瑞教授提醒,年紀較大的人,這些食材要煮熟吃,因為香辛料的嗆辣對老人來說太過刺激。



◆ 注意代謝症候群 醫師籲定期量腰圍

【台灣醒報╱記者林宜靜╱台北報導】2011.12.26

「定期量血壓、腰圍、體重,就能健康免煩惱」。許多人都聽過高血壓、高血脂、高血壓等3高對身體的影響,但殊不知「代謝症候群」和「肥胖」更是文明病殺手。對此,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今天召開記者會,呼籲全民實踐控制腰圍與三高、健康飲食、多運動,共同打擊代謝症候群的各種疾病。

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董事長孫璐西指出,在衛生署公布的最新國人十大死因中,高血壓、糖尿病、腎臟病、心臟病、腦血管疾病都和「代謝症候群」有關。為此,國民健康局才會特別在8月起將篩檢代謝症候群納入成人預防保健項目中。

孫璐西說,5項「代謝症候群判定標準」分別是:1.腹部肥胖:男性腰圍大於90公分,女性大於80公分,這表示內臟脂肪過多。2.血壓高、3.高密度酯蛋白膽固醇偏低、4.空腹血糖值偏高、5.三酸甘油脂肪偏高。孫璐西提醒民眾,如有上述症狀,就有可能罹患「代謝症候群」,需儘速就醫診斷。

此外,孫璐西也提到國人對「代謝症候群」認知率偏低。根據調查結果發現,有5成的民眾對代謝症候群認知不足,甚至有超過6成的人不知健康腰圍標準,完整了解代謝症候群的僅佔6.6%。其中又以苗栗縣、花蓮縣、台東縣、南投縣5縣市民眾認知僅1成,較大台北地區低近2倍。

署立雙和醫院社區醫學部主任祝年豐也表示,一般大眾的健康危機意識偏低,輕忽代謝症候群所引發的疾病。但事實證明,有代謝症候群民眾,未來罹患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心臟病及腦中風機率更為一般人的2到6倍,腰圍每粗1公分,小中風機率更會增加2到20%。

此外,祝年豐也指出,有高達1/4患者對於「代謝症候群」有錯誤認知,以為不吃糖就不會血糖超標、每日五蔬果卻成為五果零蔬、誤認血壓降低就可以停藥、錯覺預防代謝症候群只要減重就好,殊不知這正是疾病纏身的最大原因。

真正的健康是「預防重於治療」。對此,祝年豐提出3D健康生活飲食,包括Do Control 定期控制腰圍、血壓、血糖與血脂;Do Healthy Diet,挑選低脂、高纖多蔬果的健康食物,把握少油少鹽少糖的烹調原則;Do Exercise 分段做、累積算,每天合計滿30分鐘,讓健康動起來。飲食運動一起來,身體力行對抗3高疾病。

※ 相關報導:

* 洗腰子?洗肚子? 認識透析治療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1/new/dec/26/today-health2.htm

透析治療又分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選擇治療方式考慮的因素包括:病人的活動力、家庭支持情況、工作持續情形、到透析中心的交通問題、經濟財務狀況、健康問題等。台灣多數患者因害怕自己無法在家做好腹膜透析的照顧,多選擇血液透析,使得選擇腹膜透析的患者只有不到10%。



◆ 陸客來台健檢醫美 下月開放

【經濟日報╱記者蘇秀慧/台北報導】2011.12.26

台股止跌,行政院經濟景氣因應策略小組本周將衝刺觀光。交通部觀光局初步完成規劃,明年來台國際觀光客目標680萬人次;明年元月更開放大陸地區人民來台健檢及醫學美容,台灣觀光醫療起飛。

陸委會委員會議今(26)日將通過「大陸地區人民進入台灣地區許可辦法」修正案,開放大陸地區人民來台進行健檢及醫學美容,委員會議通過後,呈報行政院核定後實施。政府高層透露,預訂明年元月實施。

目前陸客來台常透過觀光、商務及專業人士身分在台做健檢,將不用透過觀光,可直接來台做健檢及醫學美容,對國內觀光、旅館、醫檢機構來說,將是一大利多。

行政院副院長陳冲上周指示交通部,周三(28日)行政院經濟景氣因應策略小組會議中,提出明年國際觀光客成長規劃,以及旅館、遊覽車等配套,強調觀光就是服務業出口,應全力衝刺。

今年累計1至11月來台旅客已達544萬人次,且11月單月來台人次突破60萬人次,創歷年單月來台人次新高,今年來台觀光人數600萬目標,確定達陣。

「大陸地區人民進入台灣地區許可辦法」修正案也放寬大陸地區人民來台探親的相關規定,包括來台停留六個月以上的大陸地區專業人士及跨國企業內部調動的大陸地區人民,其父母或配偶得申請來台探親。

在台專案許可長期居留的大陸地區人民,其子女得申請來台探親。已取得外國國籍或香港、澳門居民身分的大陸配偶,或來台工作經許可停留六個月以上的大陸地區人民,其父母得申請來台探親。

大陸配偶因台灣配偶死亡,或離婚後取得在台設有戶籍未成年子女監護權者,其親生子女及父母得申請來台探親。以及考量大陸配偶的親生子女在台受教育的權利,放寬其在台就讀高級中等學校者,可延期停留至畢業當年度8月31日為止等措施。

fsj 提到...

印度醫生罷工擴大 至少50病患因無醫死亡

【中廣新聞】2011-12-27

印度「拉加桑省」公立醫院的醫生,為爭取加薪而罷工,五天來造成病患送醫不治死亡的人數不斷增加,到目前至少已有50位病患,因為沒能得到及時救治而死亡。

本月24日,在當地齋浦爾一家公立醫院,一位孕婦生下嬰兒不久後死亡。25日,印度籍阿富汗人多德在馬路上被一輛公車撞倒,在被送往當地一家公立醫院後,由於沒有醫生為他做手術,只能眼睜睜地看著他傷重不治。類似因沒有醫生而導致不治死亡的事件正不斷上演著。

目前「拉加桑省」公立醫院的醫生仍然在繼續罷工,不肯妥協的政府不僅不跟罷工醫生溝通,還逮捕了410名參加罷工的醫生。



◆ 呼吸道痼疾、過敏性疾病 三九貼有助改善

【台灣新生報/記者李嘉祥/台南報導】2011/12/27

每年到了冬至,對於有氣喘、哮喘、慢性支氣管炎、慢性咽炎、反覆呼吸道感染及過敏性鼻炎等患者是個難熬的冬天,署立新營醫院中醫科醫師王宜之建議,對於有陳年的呼吸道或過敏性疾病者,可藉由冬季的三九天進行體質調整,該院中醫科即日起至明年一月廿一日開辦三九貼穴位貼敷。

王宜之說,「夏有三伏、冬有三九」,三伏天是夏季最炎熱也是陽氣最旺盛的日子;而三九日是冬天最冷也是陰氣最旺盛時期,中醫利用大自然氣候的變化,配合背部穴位藥物敷貼方式來治療各種頑固疾病的特殊方法,在夏天最炎熱的三伏天以及冬天最冷的三九日分別進行治療以達到最佳的療效。

三九,是從冬至次日算起,每九日一數,第一個九日為一九,第二個九日為二九,第三個九日為三九,稱作「三九日」,今年的三九日為十二月卅一日、明年一月九日、一月十八日。

三九貼是利用辛溫香竄、溫陽祛寒、逐痰利氣的藥材,做成特殊藥餅進行背部穴位敷貼,使藥物由皮膚滲入穴位經絡,經由經絡氣血直達五臟六腑,驅除伏藏體內的寒氣達到扶正祛邪抗寒效果,在冬至時加上三九日時間進行穴位貼敷治療即稱為三九貼。



◆ 腦中風 10%工作壓力

【台灣新生報/記者蘇湘雲/綜合外電報導】2011/12/27

小心工作壓力可能引起腦中風。一項丹麥研究發現,中、高社會階層若長期承受壓力,中風風險會是一般人的一點四倍。研究也顯示,十位中風患者中,約百分之十是工作壓力引起。

除了工作壓力,像抽菸、高血壓、糖尿病等也會增加中風風險。

共有近五千位丹麥哥本哈根男性居民參與研究,年齡介於四十到五十九歲之間,研究人員在一九七○到一九七一年對他們進行問卷調查,研究追蹤三十年時間。

研究人員詢問這群男性居民一些資訊,包括有時接受糖尿病治療、酒精飲用量、抽菸習慣等,有心臟病病史者則沒有加入研究計畫。

在研究期間,共有七百七十九人中風,有一百六十七人一中風就往生。研究人員依研究對象的社會階層、教育程度、職業等作分類。結果發現,中、高階層白領上班族若經常承受壓力,最容易中風,中風風險增加約百分之三十八。研究人員表示,這種現象在年輕男人身上最為明顯,因為年輕男承受壓力時間往往較久。研究人員推測,可能是因為做高階工作者心理壓力較大。這項研究發表於十二月號「職業與環境醫學期刊」。



◆ 做好壓力管理 快樂好過年

文/柯俊銘 2011.12.27 自由

隨著年關將近,不知您是否正引領期盼春節假期的到來?

過年雖總是洋溢著歡樂的氣氛,但諸多應景的活動,比方說大掃除、祭祀、辦年貨、送禮、拜年、家族聚會、旅遊等,卻也常讓人聞之色變,想到就心煩意亂,甚至覺得壓力沉重。

如果您過去就有相關不愉快的經驗,今年不妨嘗試以下的建議,有助於減少無謂的困擾發生:

●坦承感受:若有家人近期過世或因故過年難以團圓,悲傷、失望、沮喪在所難免,毋需特意隱藏或壓抑,應主動和親友分享心情,尋求慰藉。

●從事志工:假使已無家人或無法一起過年,若覺得孤單、寂寞,可以參與坊間社團或宗教團體舉辦的公益活動,一方面充實生活,也能擴展社交。

●回歸實際:隨著環境變遷與個人的成長或發展,年節慶祝的慣例或傳統也要配合改變,儘量化繁為簡,方便就好,不要過於拘泥,心意到最重要。

●暫時放下:過年家人團聚,互動過程中若有摩擦或歧見,所謂「家和萬事興」,不要過於堅持或當下非得討回公道,請寬容看待,再找適當機會溝通。

●管控預算:送禮與辦年貨前請先列出清單,考量實際需求與自身的經濟狀況,維持收支平衡,切勿為了體面而打腫臉充胖子。

●預先計畫:過年要完成的事務應安排時間表,並確定進行方式與可利用的資源,並按部就班完成,才能避免忘記或因急就章而出錯。

●學習說「不」:如果已經忙不過來,對於他人的請託要勇於拒絕。若實在非得接受,請重新調配工作,分散責任,以免過勞。

●注意健康:過年期間仍應規律運動,擁有充足睡眠,吃喝玩樂要有所節制,適可而止,放縱享受恐造成病痛纏身。

●照顧自己:過年時,再怎麼忙碌,請留點時間獨處休息,做本身喜歡的事,例如閱讀、聽音樂或散步等,有益於紓壓與恢復精神。

●專業介入:當無論怎麼做,情緒依然不穩定,連睡覺、吃飯都受到影響,無法專心在任何事上,請尋求精神科醫師、心理師等專業人員的協助。

只要能提早開始準備,妥善做好身心調適,一切都能實事求是,樂觀以對,相信就能快樂過好年。

(作者為公職臨床心理師)



◆ 叩齒、漱口、睡眠正常、咀嚼慢 防嘴破

【台灣新生報/記者李叔霖/台北報導】2011/12/27

經常嘴破的人,生活上做好保健措施就可減少復發。彰化基督教醫院中醫部醫師董懿容表示,一般民眾可以在平常飲食作息中自行調整改善體質;從中醫的角度來看,可以做一些叩齒、漱口、改善睡眠習慣、咀嚼變慢、避免吃下刺激類食物等,都是不錯的保健方式。如叩齒運動可促進唾液分泌,同時增加幫助消化,另一方面局部運動增多,也可促進氣血流暢,增進一小部分的抵抗力。

董懿容進一步舉例指出,勤加漱口可以保持口腔的乾淨,有助於減少嘴破的發生率;改善睡眠習慣也是很重要的一環,因為嘴破與免疫力有相當的關係,所以養成良好睡眠習慣是解決嘴破的基本要領;慢慢咀嚼能夠防咬傷唇舌,並避免過於粗糙的食物所引起的消化不良等腸胃道問題,進而產生嘴破。

飲食上絕對要避免一些會誘發嘴破的食物,包括燒烤類、油炸類、麻辣類等過於刺激的食物。除此之外,熱性食物要少吃,以免上火,進而誘發嘴破,包括榴槤、釋迦、大蒜、龍眼、荔枝、薑母等食物皆是。

民眾可選擇比較平性或涼性的食物,譬如木耳、葡萄、蓮藕等,但也不能夠吃太多寒涼食物,以免反而傷及脾胃。

fsj 提到...

香水味道千百種 基因決定氣味偏好

【台灣醒報╱記者陳懿勝╱台北報導】2011.12.28

香水是很多女性喜愛的香氛產品,但同一款香水的香味,未必每一個人都會喜歡。瑞士聯邦技術研究所發現,人對香水的喜好度,受到一組名為MHC的基因所調控,該組基因也決定了每個人會受到哪一種異性的氣味所吸引。

美國福斯新聞網報導,瑞士聯邦技術研究所團隊,召集116位男女受測者,接受10種不同氣味的測試,包括雪松、玫瑰,肉桂,苔蘚等,每次測試的濃度與環境皆不同。

研究結果發現,來自南美洲的香樹脂氣味,最受測試者喜愛,而香根草因氣味平淡,最不受歡迎。而在不同的氣味刺激之下,MHC基因呈現的反應強度,也不盡相同。

英國劍橋大學生物人類學家萊斯利.納普則指出,MHC基因未來將被擴大研究:同一款香水在不同人使用下,是否會因為對象不同產生不一樣的反應。他說,上述研究將以聞香水的人為測試對象,因為每一位香水使用者都會希望另一半喜歡他們所使用的香水。

瑞士洛桑大學教授德金德也表示,MHC基因與異性氣味的關係是在女性嗅男性襯衫味道實驗中所發現的,同時在20世紀90年代初期也發現人體對於氣味的喜好,與免疫基因也有相關。



◆ 鼻涕臭臭還帶血 黴菌在搞怪

【聯合報╱林育興/嘉義基督教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2011.12.28

60歲王先生近三個月來總是鼻塞、流黃鼻涕,偶爾鼻涕還帶有血絲。雖然吃了醫師開的強力抗生素,症狀未獲緩解。後來到院經由鼻咽內視鏡詳細檢查,發現中鼻道有黴菌球阻塞住鼻竇開口,合併濃稠鼻涕,原來是「黴菌性鼻竇炎」作祟。

再進一步安排鼻竇電腦斷層,確定黴菌球侵犯範圍後,王先生接受功能性鼻竇內視鏡手術,術後三天出院,自此生活品質獲得改善。

黴菌是一種原生菌種,喜好生長在溫暖潮濕的環境,一旦吸入散布在空氣中的黴菌孢子,便有可能著床在鼻腔鼻竇黏膜。這時候,如果病人鼻腔黏膜纖毛的清潔功能較差,黴菌孢子很容易在鼻竇黏膜繁殖生長,最後阻塞鼻竇開口,造成鼻竇炎,這時症狀跟一般常見的細菌性鼻竇炎類似,如果未能好好問診及詳細檢查鼻腔,就可能無法診斷出真正病因。

黴菌性鼻竇炎分為侵襲性及非侵襲性,侵襲性黴菌性鼻竇炎幾乎都發生在免疫不全病人,以糖尿病患最常見,其他包括移植後免疫抑制病人、白血病、腎臟病等;非侵襲性黴菌性鼻竇炎好發於免疫功能正能的病人身上。

診斷黴菌性鼻竇炎,需要詳細問診及檢查鼻腔鼻道,常見症狀包括鼻塞、鼻涕倒流、鼻涕有臭味,嚴重時鼻涕帶有血絲或頭暈、臉麻、頭痛等。鼻竇電腦斷層是很好的診斷工具,因為黴菌性鼻竇炎在電腦斷層下呈現典型徵象,也可以評估是否為腫瘤。

黴菌性鼻竇炎治療以手術為主,在內視鏡下把鼻竇的引流開口打開,把黴菌球清除乾淨,恢復鼻竇通氣狀態,使鼻竇維持在乾燥通風的環境,抑制黴菌生長,若是侵襲性黴菌性鼻竇炎,術後必須給予系統性抗黴菌藥物治療。

台灣地處亞熱帶,氣溫高,濕度大,黴菌感染不可謂少見。如果有長期鼻塞、流鼻涕困擾,吃藥又不見改善,最好會診耳鼻喉醫師做詳細檢查,尋找正確的病因才能給予適當的治療方法。



◆ 腦中風速送醫 溶血栓劑恢復功能

記者陳鳳麗/南投報導 2011.12.28 自由

寒流來襲,南投縣86歲老翁清晨腦中風倒地,家人緊急送醫,醫師為他進行「靜脈溶栓」治療,讓老翁的語言和四肢功能可以恢復。

勿放血掐人中 耽誤送醫時間

醫師提醒,掌握施打溶栓劑的黃金3小時,立即送醫,勿進行自行放血等偏方療法,耽誤送醫時間。

這名老翁平日都在清晨7時外出活動筋骨,但24日上午7時20分,家人仍未見他到客廳,於是到他的房間查看,發現他倒臥地上,意識不清,手不能動且無法說話。家人立刻將他送往草屯鎮佑民醫院就醫,經診斷為腦血管阻塞型中風。

家人清晨6時曾看到他起床,可確定腦中風發生時間距離送醫未逾3小時,醫師為他進行靜脈內溶栓治療,當天手就能舉起來,也恢復言語功能。

佑民醫院神經內科醫師曾瑤池表示,腦血管阻塞型腦中風最重要的是注意發生時間,因靜脈溶栓注射有所謂黃金3小時,確認未逾時即火速送醫,不要自行進行放血、掐「人中」等偏方,以免耽誤最佳治療時機。這個月已有近40位腦中風患者注射後都有不錯的療效。

曾瑤池指出,冷空氣會刺激血管收縮、血壓上升,對原本有高血壓、高血糖與高血脂問題,及某些特定形式心律不整、心臟瓣膜性疾病腦中風危險族群,更形成威脅。

天氣寒冷時節,高危險群和老人一定要加強保暖,未暖身不要外出活動。此外,也應養成良好的習慣,即飲食少油、少鹽、遠離菸、酒和培養有氧運動的習慣。



◆ 國一女生流感亡 校園全面消毒

中央社 2011-12-28

台中市出現第一起流感重症死亡病例,潭子國中一名洪姓女學生14日出現感冒症狀後,因病重住進加護病房,醫師判定是B型流感,女學生昨晚不幸病逝,校方已進行全校消毒作業。

台中市衛生局今天證實這起死亡病例。衛生局表示,由於最近氣候變化異常,呼籲民眾最好施打流感疫苗,有感冒症狀的學生,家長務必讓孩子請假在家休養,若必須外出,也要戴口罩。

潭子國中指出,這名洪姓國一女生14日上午到校後即出現身體不適症狀,帶到健康中心休養,護理師觀察後通知家長帶回就醫,當天晚上女學生就因病情加重而送到醫院掛急診,接著轉診到台中榮總的加護病房。

校方指出,女學生住進加護病房後,校方即進行全校消毒,並對感冒發燒學生實施體溫監控,要求學生帶口罩防護。

該班導師每天與家長保持電話聯絡,昨天接獲家長來電指出,洪姓女學生不幸病逝。今天同班同學得知後哭紅了眼,在導師的輔導下,學生們在祝福卡上寫下對洪姓女學生的不捨與哀悼。

校方表示,女學生生病期間,該班每兩天進行全班消毒一次,學校上午也向教育局進行通報。

潭子國中校長羅能熙指出,洪姓女學生在校期間表現良好,是班上的國文小老師,對於她因流感重症而去世,師生深表哀痛。



◆ 成大研究:游泳增骨頭韌性

中央社 2011-12-28

國立成功大學體育健康與休閒研究所副教授黃滄海研究發現,游泳可使骨頭組織對抗外力能力增加,使骨頭不易斷裂。

黃滄海利用大鼠進行游泳增益骨頭韌性的研究,這項研究成果已刊登在國際骨質疏鬆症基金會所發行的Calcified Tissue International雜誌上。

黃滄海今天說,過去的研究一直認定游泳對骨骼健康沒有助益,不利於骨質密度(BMD)及骨質含量(BMC),但較高的BMD 和BMC 是否等於骨骼健康,沒有明確定論。骨密度值正常者,依然會發生骨折,意謂著骨密度和骨含量不完全代表骨頭的力學特性。

因此,黃滄海以雄性大鼠為實驗對象,每天1 小時,每週5 天,持續8 週施以游泳訓練,游泳訓練後的大鼠,體重、肌肉、股骨質量及尺寸都變輕變小,BMD 和BMC也變低。

黃滄海發現,游泳訓練的大鼠,股骨可承受更多的變形,吸收較多的能量,但這只是初步成果,是否適用於人類,有待進一步研究。

黃滄海說,游泳不只對骨骼健康有幫助,對心血管、氣管及復健也有助益,是項有益身心健康的運動,可以多參與。



◆ PIP隆乳矽膠風暴 吹向拉美

【郭篤為、尹德瀚/綜合報導】2011-12-28 中國時報

法國現已破產的比艾比公司(PIP)引發的隆乳矽膠風暴,一路從歐洲延燒到拉丁美洲。年輕女性為選美或炫耀身材而隆乳,早已是拉美的全民運動,尤其是全球選美常勝軍委內瑞拉和哥倫比亞,女孩最重要的十五歲生日和公益募款活動上經常以隆胸作為獎品。現在傳出矽膠警訊,頓時讓許多人工美女陷入愁雲慘霧。

阿根廷衛生單位統計,近年來進口一萬三千組PIP果凍矽膠,代表五十名受害婦女的律師魯娜要求美容診所和醫院立即為所有受害者取出矽膠。每年有超過四萬名婦女隆乳的委內瑞拉,PIP矽膠也是市場主力。

國際整型手術協會二○一○年報告指出,阿根廷、巴西、哥倫比亞、墨西哥和委內瑞拉名列全球整型手術最多的廿個國家,除墨西哥外的南美四國,占PIP二○○七至○九年間出口量的五○%至五八%。

PIP風暴也殃及荷蘭與美國。荷蘭官方表示,PIP果凍矽膠曾以不同名稱在荷蘭銷售,使用的婦女約有一千人。另有消息指出,PIP果凍矽膠在二○○○年遭禁之前也在美國大量銷售。至少六百位美國婦女投訴PIP的產品有問題,並衍生多起訴訟。

fsj 提到...

兒科醫學會:盼6歲以下童免部分健保負擔

【聯合晚報╱記者黃玉芳/台北報導】2011.12.29

少子化危機下,除了鼓勵生育,兒科醫學會認為,更應打造讓父母無後顧之憂的育兒環境,醫學會今天與46個民間團體,要求總統候選人應重視兒童健康醫療,並提出六歲以下兒童就醫應免部分負擔等訴求。

三黨總統候選人近來進行多場政見發表,但兒科醫學會表示,尚未看見針對兒童醫療福利的具體政見。因此醫學會與兒童福利聯盟、兒童保健協會等46個民間團體,呼籲總統候選人正視兒童醫療權益問題。

兒科醫學會秘書長李秉穎表示,孩子生病是家長最煩心的事,甚至可能因重症照護根本無法上班,因此最基本的就是兒童免除部分負擔。目前各縣市作法不一,例如台北市是三歲以下兒童免部分負擔,醫學會建議,應由政府宣示,六歲以下兒童全面免部分負擔,也無須排富。

健保局回應指出,若要擴大補助4至6歲兒童醫療費用部分負擔,預估每年要額外支出約11億元。

李秉穎也說,醫學會調查,40%父母不知道兒童有免費的健康檢查,以致使用率低,更可能錯過早期發現自閉症等疾病的先機。因此可比照美國建立家庭醫師制,寶寶一出生,就指派一名附近的兒科醫師,做為兒童的守護醫師,日後幫孩子實施定期檢查、評估成長發育狀況、施打疫苗等。



◆ 幼兒正確洗手 逾7成家長難落實

【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2011.12.29

年節將至,賣場人擠人,許多孩子就坐在購物推車,看似有趣,卻隱藏許多危機。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小兒感染科主任黃高彬指出,捷運公車的扶手握把、公用電話、賣場推車和購物籃,都是病菌藏身之處,只要抵抗力差,就容易感染病菌。

研究顯示,公用電話的聽筒、公車把手上的病菌數量超過百萬,是最恐怖的病菌窩;其次為公用電腦,鍵盤病菌之多,超乎想像;超市推車及購物籃上的病菌也多得嚇人,家長不可不慎。

98年度全民健康保險醫療統計年報顯示,全台零至四歲嬰幼兒中,每四個寶寶就有一名曾因感冒等呼吸道疾病就診,秋冬季節更是嚴重。黃高彬強調,嬰幼兒健康照護應從日常生活中落實,洗手是遠離病原的第一道防線。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小兒部最近針對523名家有0至3歲幼兒的家長進行洗手認知行為調查,結果顯示,超過七成家長知道正確洗手的重要性,卻很難落實在日常生活中。例如,該洗手時卻未洗手,下班返家後,第一件事就是抱小孩,抱小孩前卻沒洗手。

衛生署建議,正確洗手時間必須持續40秒,但調查顯示,高達九成七受訪家長表示,根本達不到這個標準,如果要洗40秒,加上擦乾雙手,起碼得花上一分鐘。

如何正確洗手?黃高賓指出,光靠清水、肥皂、洗手乳,是不夠的,只能去除手部髒污,達不到殺菌效果。建議家長多準備含有「乙醇」成分的乾洗手液,隨時幫自己跟小朋友清潔雙手,也可用來清潔辦公室話筒,有效殺菌。



◆ 衛生護墊用超過兩小時 易成細菌溫床

【欣傳媒╱記者丁彥伶/台北報導】2011.12.29

衛生護墊用超過兩小時,就會變成細菌的溫床!據調查發現,固定使用衛生護墊的年輕女性,有8成5超過兩小時才換一次,演出「我可能不會愛你」偶像劇走紅的新偶像陳匡怡「匡匡」今(28)日出席一場記者會,她驚呼自己因為演戲忙得忘了上洗手間,所以也是很久才換衛生護墊的女性之一。

過去有很多婦產科醫師一直勸女性不要用衛生護墊,說衛生護墊反而是不透氣及細菌的溫床,但是女性的衛生護墊市場卻愈來愈大,可見女性對衛生護墊的需求,台北中山醫院醫療副院長李世明提醒,衛生護墊用出問題通常是太久未更換引起,女性應保持每兩小時換一次的習慣。

厚重、悶熱的衛生護墊確實會引起女性私密處悶熱,甚至引起念珠菌感染,不過李世明說,許多女性因為性生活,以及排卵期前後分泌物增加,如果沒有用衛生護墊,加上愛穿厚重不透氣的牛仔褲,及不通風的內搭褲,分泌物若沾在內褲上,一整天下來陰部悶、濕、熱,反而容易造成局部感染,因此如果能善用衛生護墊,可讓女性隨時都能保持內褲乾爽。

不過在一項針對台灣地區500位18至25歲的年輕女性,進行「女生的私密Talk」的網路隨機抽樣問卷調查顯示,有使用衛生護墊習慣者,有高達85%的人使用護墊時間超過兩小時以上仍未更換,顯示年輕女性對使用護墊的觀念並不正確。

李世明提醒,女性陰道外圍沒有任何防護可阻擋外來細菌的傷害,惟有靠女性陰道黏膜pH值維持在4至5間的弱酸環境,使有利於陰道內有益抑制壞菌的乳酸桿菌協助維持陰道的健康。

但若經常熬夜、愛吃油炸、辛辣等飲食不正常,以及壓力太大等,都會導致身體自我免疫力降低,而讓陰道pH值跟著失調、菌種不平衡,因而增加私處遭病菌感染的風險。若再加上愛穿厚而緊密不透風的牛仔褲、褲襪等造成局部悶熱環境 ,則會增加壞菌孳生。

但在這項調查中也發現,75%的女孩平日最常穿著不透氣的緊身牛仔褲或內搭褲,另有近7成女孩有每天穿著絲襪或褲襪的習慣、近半數女孩平日最愛吃辛辣或油炸食物、高達8成的女孩愛熬夜、9成女孩在日常生活中會感受到壓力,皆大大提高私處感染的風險。

匡匡表示,她也愛穿緊身牛仔褲或內搭褲,而拍片時也常作息不正常,再加上自我要求頗高,拍片時壓力也很大,工作忙時也常忘了上廁所更換護墊,不知不覺陷自己於易感染的風險,以至在覺得疲累或虛弱時也會有私密處感染的困擾。

李世明提醒,女性還是宜穿寬鬆通風的棉質裙、褲、讓私密處通風透氣,穿著牛仔褲等緊身衣物不宜超過6小時。另外,私處有異味或分泌物很多及帶異味,常常都是感染的症狀,要儘速就醫,以免造成骨盆腔發炎、骨盆腔沾黏,甚或導致子宮外孕、不易受孕等嚴重的問題。



◆ 研究:75%女性陰部曾感染黴菌

【欣傳媒╱記者丁彥伶/台北報導】2011.12.29

看看電視購物台,女性私密處產品銷售那麼夯,就可以知道女性私密處的問題其實對女性影響很大,台北中山醫院副院長李世明今(28)日表示,年輕女性約75%都曾受黴菌感染,其中半數女性會再度感染,而有5%更可能變成慢性反覆感染。

李世明說,女性陰部黴菌感染和男人的香港腳一樣難治療,原因在於生活習慣難改,很多女性愛穿悶熱不透氣的緊身衣物,還有花了大錢買的連身塑身衣,陰部悶熱不透氣,就是黴菌最愛繁殖的環境。

再者,很多女性治療時藥物不按醫囑服用、性伴侶乒乓傳染、生活作息不正常等等,都造成陰部黴菌感染不易痊癒,李世明說,還有女性熬夜玩電腦局部悶著沒有透氣,黴菌感染發作搔癢難耐,還半夜跑來掛急診。

雖然女性衛生護墊等生理產品可以解決分泌物沾濕底褲發出異味的困擾,但是李世明提醒,正常的陰部分泌物應該是清澈而沒有異味的,但在排卵期前後可能會略帶血絲,如果分泌物如乳酪狀、豆渣狀、泡沫狀,或是黃綠色還帶魚腥味、酸臭味,或是底褲上出現點狀出血,或局部紅腫,都是不正常的。

若分泌物呈起司狀,可能為念珠菌感染,若分泌物呈泡沫狀、黃綠色有魚腥臭,陰部灼熱搔癢或有點狀出血則可能感染滴蟲,若分泌物呈豆渣狀則可能為黴菌感染,若分泌物呈膿狀且有魚腥味,則可能是細菌感染。

李世明提醒,女性要避免陰部反覆感染,建議要1.維持正常的生活作息、2.解尿後衛生紙要由前往後擦,避免肛門細菌由後往前感染、3.避免陰道內盥洗、4.貼身衣物選擇純棉透氣內褲、5.減少穿緊身牛仔褲、褲襪等不透氣衣物,下身宜以裙裝、寬鬆褲裝為主、6.若使用護墊,不要憋尿,每次上廁所時記得更換。

另外,也提醒某些人對衛生棉和衛生護墊的材質產生過敏,李世明說,曾有患者使用衛生棉、墊後,私處過敏紅腫成一片長方型衛生棉形狀的紅腫,因此使用前要選擇材質天然不含漂白劑、螢光劑的產品。

※ 相關報導:

* 健康主題館/戰鬥澡洗重點 抗癢、加油
http://udn.com/NEWS/HEALTH/HEA2/6810520.shtml

吳及時建議,冬天洗澡,燙搓等動作只會傷皮膚,水溫不要太高,最好洗戰鬥澡,別洗太久,尤其是老人家,未必需要天天洗,或選擇洗胯下、腳縫等重點部位即可。

fsj 提到...

小孩多運動 功課跟著好

路透社 – 2012年1月4日

(路透紐約4日電)根據1份國際研究,運動量較大的兒童,在校成績也會比較好。無論是在下課時間、體育課、還是在上學途中運動,都會有效。

這項研究發表在「小兒及青少年醫學月刊」(Archives of Pediatrics & Adolescent Medicine),正值美國學校普遍減少體能活動時間,以換取更多時間準備學科考試。

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醫學中心(VU UniversityMedical Center)的辛赫(Amika Singh)從事這項研究,她表示研究結果意味學校應將學業和運動排列優先次序,而家裡也應有相同態度。

辛赫說:「運動可以是孩子騎腳踏車上學…任何你想得到的體能活動都行,不限於標準的課堂體育課。」

辛赫和研究同事檢視14份研究,這些研究拿兒童體能活動量與各項學科成績做比較,如數學、語言以及普遍思考與記憶測驗等。

當研究人員詢問學生花多少時間運動時,發現體能活動率較高的學生,課堂上表現也較佳。

研究人員寫道,原因可能是當孩子充分運動時,舉止較佳、專注力也跟著提升;或者是因為體能活動會促進血液流到腦部,讓心情變好。中央社(翻譯)

※ 相關報導:

* 怦怦跳心臟強?搶拍漏拍都是病
http://udn.com/NEWS/HEALTH/HEA2/6824851.shtml

根據統計,全台約50萬人心律不整,台北榮總心臟內科醫師徐粹烈表示,依據心房或心室跳動過快或太慢、發生頻率次數等,心律不整可分為心房顫動、心室性心律不整等類型。造成心律不整的原因很多,包括老化、遺傳、血壓控制差、血管阻塞、壓力、過勞、酗酒、飲食、肺功能不佳與心臟本身疾病等,嚴重者恐休克死亡。



◆ 適度運動流汗 遠離冬季癢疹

文/王致統 2012.01.05 自由

冬天原本應是皮膚病患較能鬆一口氣的季節,因為像濕疹、青春痘、香港腳等皮膚病好發於夏季,但有一群人卻在這個季節裡癢得更厲害,尤其在洗完熱水澡後,皮膚還會出現一片片白白的鱗屑,這就是冬季癢疹,又稱缺脂性皮膚炎。

冬季癢疹主要發生在中、老年人身上,這類病人因為年紀大,身體皮脂腺跟汗腺比年輕時退化,分泌的油脂較不夠,所以皮膚顯得乾燥,在一般的天氣裡,這樣的狀態還能夠勉強維持皮膚表面的溫度跟濕度,但是一到了低溫又乾燥的冬天,便顯得不夠用。

加上冬天氣溫低,體表血管收縮,使皮膚的血液循環更差,導致皮膚更乾燥,有些病人會嘗試洗熱水澡緩解症狀,但往往剛洗完後,癢的情況會改善,沒多久症狀卻加劇,原因在於熱水會將皮膚上的油脂洗掉,導致皮膚更加乾燥,有些病人因為乾燥得太厲害,甚至會有小血管破裂,造成局部出血的症狀,不但讓病人疼痛不已,更讓許多病人在社交場合裡面子盡失。

中醫認為冬季癢主要是因為飲食過食膏粱厚味,導致胃熱薰蒸,營血燥熱日久又導致營血虧虛,以致血虛不易潤澤皮膚,加上天冷乾燥,燥傷肺絡,使得邪蘊於肌表不退,治療除了疏風清燥外,更要從內部補充營血改善皮膚的血液循環才能讓皮膚恢復原來的光澤,一般分為下列幾型:

●血熱傷陰:這類病人除了乾燥皮屑外,多合併患處血點,口乾舌燥的現象,治療宜滋陰涼血清熱,方用玉女煎加減。

●血虛風燥:病人多半有頭暈目眩,心悸失眠的現象,治則宜疏風涼血潤燥,方用當歸引子加減。

●氣滯血瘀:多見於久病患者,皮膚乾燥嚴重,或是出現魚鱗狀,病人多伴有身體關節疼痛的症狀,治則宜活血化瘀,涼血止癢,方用桃紅四物湯合消風散加減。

冬季癢疹,除了藥物的治療外,運動,透過適當流汗,不但可以恢復體表的血液循環,進而改善皮脂腺的分泌,對於緩解乾癢的症狀,更是有絕佳的效果。(作者為台中天祈中醫診所醫師 )



◆ 眉毛變稀疏 健康出狀況

【台灣新生報/記者鍾佩芳/台北報導】2012/01/03

眉毛掉得多,身體健康有問題?耕莘醫院新店總院皮膚科醫師楊志雄表示,有些甲狀腺亢進或有內在疾病者、圓形禿者或是有拔毛癖者,都會使眉毛掉得多。

甲狀腺亢進者,眉毛外側會掉三分之一,且眉毛會均勻的變稀疏;而因壓力、睡眠不足所造成的圓形禿者,只要將壓力、睡眠等問題排除後,眉毛是有機會再長回來的,有時甚至會使用藥膏,來調整免疫力,讓它不再攻擊毛囊。楊醫師表示,圓形禿通常以掉頭髮的情形較多,所以頭髮看起來會變得比較稀疏。

像有些有拔毛癖者,因為壓力大的關係,而不自覺的將眉毛拔掉,通常經過治療後都會有所改善。另,像是早期有些感染性疾病,也會造成眉毛掉得多。

此外,像有些人會將眉毛與個人運勢有關,而選擇將眉毛修得細細長長,甚至有人考慮將眉毛剃掉而用紋眉的方式,楊醫師表示,不論是自行拔眉毛或是紋眉,都要格外小心才行,以免造成感染。門診中,有很多女性因自行拔眉毛後造成拔除部位紅腫痛的情形,而需要使用抗生素才能讓該紅腫部位獲得改善。建議在使用任何拔眉毛用品或器械前,須先消毒已降低感染風險。

另,使用一般的生髮方式,是否能讓眉毛再長回來,楊醫師也表示,建議民眾詢問專業醫師,而勿自行使用偏方。



◆ 血荒!北部庫存剩不到6天

【聯合晚報╱記者黃玉芳/台北報導】2012.01.05

不管什麼血型,捐血救人都行!隨著一波波冷氣團襲台,造訪捐血車的人數變得更冷清,台北捐血中心統計血液庫存量已不到6天,呼籲民眾踴躍捐血。此外,少子化也衝擊到捐血量,為了提高年輕族群捐血率,捐血中心考慮要將捐血年齡上限從65歲延長到70歲。

最近天氣冷颼颼,很多人不想出門,也影響捐血意願。台北捐血中心組長黃谷鶯表示,還有不少人捐完了才告知近兩天感冒,為了怕血液中帶有病毒,只好忍痛捨棄。

台北捐血中心各點,一天預計應有2000袋「進帳」,但最近僅有1200至1400袋,不過各醫院一天仍領走2400袋,造成血液庫存量吃緊,台北捐血中心已不到6天。今年農曆新年假期連放9天,黃谷鶯希望民眾踴躍捐血,儲存約10天的血液安全庫存量,讓醫院病患能平安過年。

除了受到天氣影響,少子化問題也影響到捐血量。黃谷鶯說,年輕族群在人口結構中變少,有些年輕人喜歡熬夜,血色素不足,也有些過度節食,體重太輕,都達不到捐血標準。

捐血中心鼓勵年輕人多成為快樂的捐血人,作為捐血的主力,也考慮將老年人捐血的年齡上限從65歲延長到70歲,未來經醫師評估身體狀況良好,也能繼續捐血。



◆ 幹細胞保青春 老鼠壽命延3倍

中央社 2012/01/05

(中央社匹茲堡4日綜合外電報導)秦始皇夢寐以求的長生不老藥或許不再是夢想,美國學者今天宣布幹細胞注射可能蘊含永保年輕的祕訣,接受幹細胞注射的實驗室老鼠壽命竟延長3倍。

根據「哈芬登郵報」(The Huffington Post),科學家相信隨著進一步研究,幹細胞有朝一日可望有助防止老化,屆時只要打上1劑「青春活力祕方」,人類就會減緩老化。

匹茲堡大學(University of Pittsburgh)學者對透過基因工程改造的早老症老鼠,注射年輕幹細胞,老鼠之後變得更大、更強壯,壽命是更年輕、更健康老鼠的3倍。

科學家替17天大的老鼠注射幹細胞,結果平均壽命21天至28天的老鼠活了超過66天,肌肉強度和腦部血流量也增加。

學者也透過實驗室培養皿觀察幹細胞的效果,將年輕的幹細胞與早老細胞放在一起,結果讓病弱、老化細胞的情況明顯改善。

研究結果今天刊登於「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

fsj 提到...

45歲外表未老 大腦已退化

中央社 2012-01-06

根據「英國醫學期刊」(BMJ)今天發表研究,大腦最早從45歲就開始退化,而非一般認定的60歲。對科學家而言,要找出避免失智的方法又添挑戰。

找出記憶、推理以及理解力開始退化的年齡相當重要,因為在患者心智障礙初期就開始服藥,最為見效。

法國流行病學暨人口衛生研究中心的辛赫-馬訥斯(Archana Singh-Manoux)與倫敦大學學院(UCL)領導研究團隊,從1997年開始觀察5198名男性和2192名女性,研究時間長達10年。

試驗者在這10年間接受3次測驗,項目為記憶、字彙、以及聽覺與視覺理解力。試驗對象為45歲至70歲的倫敦公務員。

在這段期間,45歲至49歲男性心智推理的能力下降3.6%,65歲至70歲的男性下降9.6%;同齡女性對照則分別下降3.6%與7.4%。

報告指出:「認知功能下降在中年階段已經相當明顯。」報告定義的中年為45歲至49歲。(譯者:中央社陳怡君)



◆ 血型不同 捐血愛好也差很大

【Upaper╱記者黃玉芳】2012.01.06

台北捐血中心公布有趣的「血型大解密」調查結果,A型人捐血喜歡找有「阿母Fu」的護士,B型人則喜歡找辣妹護士扎針,O型人約好捐血,即使遇到颱風天也不爽約,AB型是收集捐血紀念品的達人。

台北捐血中心請網友趣味投票、以及調查工作人員印象,歸納出捐血人不同血型的趣味觀察;發現A型有責任感、B型開朗灑脫、O型熱情、AB型做事有計畫。

台北捐血中心組長黃谷鶯表示,從挑選護士就有「血型差異」,有些年紀較長的護士,本以為抵擋不過年輕美眉護士的魅力,但許多捐血人卻衝著她們「一針見血」的老道經驗,一聊起來都是以A型的人居多,資深護士「有媽媽的感覺」,讓他們比較安心。

相較之下,B型的捐血人比較喜歡找辣妹護士扎針,B型也是最喜歡以捐血慶祝生日。

而O型愛交朋友的個性,會糾團一起捐血救人,也是最喜歡PO捐血照片,與朋友分享捐血的心情。

AB型做事有計畫,是捐血人中最愛收集捐血紀念品的達人。



◆ 變臉手術 美擬納入器官移植管制

【台灣醒報╱記者莊瑞萌╱台北報導】2012.01.06

電影中變臉手術已在現實中出現,不過,現在美國政府為了造福更多有需求的病患,將臉部手術比照其他器官移植納入管理,日後將建立器官需求資料庫,其中最大造福的民眾,將是自伊拉克或阿富汗戰場退役的美國傷殘軍人。

根據美國健康資源與服務管理局(U.S. Health Resources and Services Administration)提議,未來臉部、手以及其他身體部位移植將被納入全美移植手術資料庫管理,再交由美國聯合器官分配網絡(UNOS)進行配對,等同將臉部移植手術制度化,另外,其他器官包括腿、手指或是喉頭,甚至子宮與陰莖,都可能被納入管理。

美國健康資源與服務管理局局長包曼表示,「部分器官移植相較十年前,已經變得很頻繁。」

目前約有超過一千位美國大兵正等待手與腿部移植,需要臉部移植手術的人數則約二百位,2005年全球首度進行臉部移植手術,截至目前全球已進行過至少18次臉部移植手術,美國首次臉部移植手術則在2008年。

稍早知名的《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期刊也發表三樁成功臉部移植手術的細節與目前遭遇的困難,根據作者兼主治醫師波馬赫茨(Bohdan Pomahac)表示,「將靜動脈連接妥當,讓血液通到移植的組織是相當困難,也是最複雜的地方。」

不過,對於需要臉部移植手術的民眾而言,等待或許是條漫長道路,一名在2005年因意外導致臉部幾乎全毀的男子麥基表示,「我曾面對別人譏笑與看到我時的驚訝表情,現在,我已經動完手術,我對結果很滿意。」

fsj 提到...

迷走神經迷路了 起床昏倒嚇壞媽

【聯合報╱黃浩魁/台北馬偕醫院小兒心臟科主任】2012.01.07

小芬(化名)國三,課業壓力大,不愛喝水,有時在學校一整天,只喝一小瓶礦泉水。小芬最近常常頭暈,蹲下突然站起來時,最容易發生,這一次早上剛起床,要去洗手間時,她走沒幾步竟整個人癱軟,倒下來撞到頭。

媽媽聽到「碰」一聲,趕緊去攙扶小芬並叫醒她,只見她臉色蒼白冒冷汗,所幸很快恢復意識,頭部只是輕微的擦傷。媽媽很緊張,趕緊帶她去看小兒科醫師。醫師根據小芬症狀,判斷小芬患有「迷走神經性昏厥」。

迷走神經性昏厥是兒童昏厥最常見的原因,也就是迷走神經反射,造成突然的周邊血管擴張或心跳減緩,導致血壓降低,進而引起腦部血流不足,產生昏厥。通常發生在直立狀態或與姿勢突然改變時,如朝會站太久或蹲著突然站起來,也可能與特定情境有關,如焦慮、疼痛、抽血、空腹、處於炎熱或擁擠環境等。

昏厥的前驅症狀包括頭暈、惡心、盜汗、視力模糊或是心悸。病童經常被目擊臉色蒼白,通常1分鐘內很快地恢復意識,身體檢查都正常。

診斷迷走神經性昏厥,除了依據病史、臨床症狀與身體檢查外,還可以安排「傾斜床測試」進一步確定。讓病童先平躺在一張可電動控制傾斜角度的檢查床上約10分鐘,接著迅速將檢查床傾斜,使病童頭上腳下,與地面成80度,然後維持此直立姿勢約30分鐘,觀察病童是否出現類似發作症狀,同時監視心跳與血壓是否降低。

若病童出現症狀,且當時心跳或血壓降低程度達到診斷標準,則測試結果為陽性,否則為陰性。

一般而言,迷走神經性昏厥多半是一種良性自限的情況,如果傾斜床測試結果為陽性,對醫師及家長而言,反倒能覺得放心,表示病童沒有其他問題。

「迷走神經性昏厥的治療,目前以衛教為主,病童應增加水分攝取,可配合傾斜床測試,使病童認識前驅症狀,教導當症狀出現時,應立刻蹲下或坐下把頭放低,或躺下把腳抬高,以增加靜脈回心的血流,預防昏厥。

如果上述非藥物治療無效,可考慮藥物治療。但藥物治療可能有副作用,甚至僅具有安慰劑的效果。

若昏厥在運動中發生、無上述的前驅症狀、昏厥前感到心悸或胸痛、昏厥發生在平躺時、具有不明原因猝死的家族史、身體檢查異常、昏厥時出現痙攣或大小便失禁者,則需要進一步排除心臟或神經學方面的問題。

※ 相關報導:

* 膝蓋痠痛 未必是膝蓋關節炎發作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2/new/jan/7/today-health2.htm

股四頭肌扭傷時病人多半會抱怨膝蓋無力,特別是上樓梯(股中間肌)、下樓梯(股直肌)時,特徵是檢查膝蓋周圍時,不會有明顯痛點,也不會像退化性膝關節炎般有明顯的活動限制。而且在沿著股四頭肌的肌腹或肌肉起始點與終點,都可以找到明顯的疼痛誘發點。



◆ 全球最佳養老地 厄瓜多拿第一

中央社 2012.01.07

根據「國際生活雜誌」一項新指數,厄瓜多、巴拿馬和墨西哥是全球最佳養老地的前3名,而前10名除了西班牙和紐西蘭外,都在拉丁美洲或亞洲。

「國際生活雜誌」(International LivingMagazine)指出,想要節儉使用養老金的退休人士,可能會考慮在厄瓜多、巴拿馬或墨西哥度過他們的黃金歲月,因為這裡的生活開銷低且氣候溫暖宜人。

「國際生活雜誌」將這3個拉丁美洲國家列為2012年退休指數(Retirement Index 2012)的前3名;其次依序是馬來西亞、哥倫比亞、紐西蘭、尼加拉瓜、西班牙、泰國與宏都拉斯。

國際生活雜誌以8個類別評估這些國家,分別是房地產價格及是否易於購得、退休人員的特殊福利、生活開銷、是否易於融入當地人口、娛樂與便利設施、衛生設施、高品質保健服務是否易於取得以及氣候。

沒有一個國家得到100%的分數,不過厄瓜多得到最高分91.1%,而前3名國家的得分差不到2%。

國際生活雜誌專案編輯普希爾(Dan Prescher)說:「我們的論點是,你可以用更少的錢過更好的生活,而且不會犧牲任何生活品質,生活費只有美國或加拿大的一半。」

他在受訪時又說:「隨著全球經濟情況惡化,這點變得越來越重要。」

現在以厄瓜多為家的美國人普希爾說,他跟他的太太每個月大概花1300美元,就能過舒適的生活,這筆錢涵蓋所有花費。

國際生活雜誌說,在宏都拉斯、泰國、巴拿馬、尼加拉瓜與墨西哥,以相當的花費就能過類似生活。在指數上的部分國家,餐點可低至3美元,當地啤酒售價1.5美元,退休人員在公共運輸與設施等方面還有優惠。

除了第6名的紐西蘭與第8名的西班牙,上述名列前茅的國家都在拉丁美洲或亞洲,主要是因為生活開銷低與易於融入當地民眾。

fsj 提到...

代辦醫美、健檢 開放30家醫院

【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2012.01.09

為了積極發展國際醫療,衛生署今天公布第一波醫美、健檢特約醫院名單,包括台大、台北榮總、新光等30家醫院通過衛生署審核,可代理外籍人士來台接受健檢、醫美整形等醫療服務。

衛生署醫事處處長石崇良指出,移民署最近修改大陸地區入台事由相關辦法,以往大陸民眾來台就醫,大都以活體肝臟移植、癌症治療、骨髓移植等為主,但不包括醫美、檢健等項目。想到台灣健檢、整形,大陸人士必須以觀光名義「跟團」,不但行程受限,旅行社代辦過程也增加許多費用及不便。

衛生署與移民署經過多次討論後,決定開放醫美、健檢。即日起,大陸人士不用透過旅行社跟團,只要向這30家醫院表達意願,院方就可代為申請來台手續。

衛生署今天公布的第一波開放名單,包括台大、台北榮總、新光、成大等醫學中心及壢新等多家區域醫院。未來還將開放第二波,範圍將擴及至整形診所、醫美診所及健檢中心。

石崇良指出,第一波開放的30家醫院都通過衛生署考核,考評項目包括醫護人員的外語程度、表格國際化等,醫院也需定期回報實際服務情況。

他強調,台灣醫療水準已達國際標準,且費用低廉,極具競爭力。為了衝刺國際醫療市場,衛生署逐步放寬外籍人士來台就醫限制,目前除了傳染性疾病及精神疾病,其他疾病治療都歡迎外國人來台就醫。

依規定,透過台灣醫院申請大陸人士來台健檢、醫美,在台停留時間最長不得超過15天。衛生署統計,近年來國際及兩岸醫療產值倍增,99年就有38.66億元,其中以兩岸的健檢、美容為大宗。新制上路後,預估成長速度將更快。

台灣的國際醫療目前已有不錯成績,例如高雄長庚的活體換肝、台大醫院的罕病幼童治療、慈濟醫院的骨髓捐贈,每年都吸引許多外國病患來台就醫。



◆ 台大整合門診 專治結節硬化症

記者王昶閔/台北報導 2012.01.09 自由

結節硬化症的症狀百變,有些患者身體內外多個器官長滿無數腫瘤,台灣估計約有兩千人罹病,至今卻僅一成獲得確診,且在醫療過程中常需跨數科而疲於奔命;台大醫院特別開辦結節硬化症整合門診,號召一群熱血醫師,提供這群罕見疾病患者客製化的醫療。

26歲的患者黃峻宬,腦、腎、肺、肝、腸胃道、眼球內,均佈滿密密麻麻、大小不一的結節瘤。去年10月,他突發劇烈腰痛、呼吸困難、左半身麻痺,送醫後才知,竟是腎臟的腫瘤破裂出血,經栓塞治療獲得控制。

黃母潘淑珠說,黃峻宬出生不久就易抽搐抖動,帶去給人收驚,抽搐頻率仍不斷增加,一歲後竟翻白眼,就醫後,會診神經內科、小兒心臟、皮膚、腎臟等各科別,才確定是罹患了結節硬化症。

回憶起就醫過程,潘淑珠更是悲從中來,孩子不僅因皮膚上結節瘤,自幼遭同學排擠與嘲笑,而多重器官都有腫瘤,就醫過程更是曲折艱辛。

潘淑珠哽咽說道,每次等待檢查結果過程,內心都無比煎熬,擔心「會不會有長出新腫瘤,是不是惡性」,又經常得奔走在不同科別,心力交瘁,台大的整合型門診真的是造福病患。

台大醫院基因醫學部主治醫師陳沛隆指出,患者體內的結節瘤會長在不同器官,又以腦與腎的腫瘤有致命危險。若腦室出現腫瘤恐引發腦積水、腦壓過高,腎腫瘤破裂會造成腎出血,肺腫瘤亦可能引發氣胸,可說是體內的「不定時炸彈」。

台大小兒心臟科主治醫師陳俊安指出,部分患者出生時心臟就長有橫紋肌瘤,可能引發心律不整或心臟衰竭,多數可用藥控制,隨患者長大,腫瘤會慢慢縮小,僅少數需開刀切除。台大小兒眼科主治醫師蔡紫薰表示,患者需追蹤視網膜或視神經盤是否有腫瘤,可及早以雷射或抑制血管新生藥劑控制,以防腫瘤過大而需要挖除眼球。

來台參與研討會的美國知名結節硬化症專家Franz昨讚揚,台大整合門診具有全球頂尖水準,未來希望與台灣合作跨國研究。台大婦產科教授謝豐舟說,該門診整合了牙科、胸腔、心臟、腎臟、眼科、皮膚、神經內科等許多科別,幾乎等同「總統級」醫療,對台大醫院來說,重要的並非去宣揚自己做了多少例手術或創下哪些紀錄,而是「我們對弱勢病患究竟盡了多少力量?」

fsj 提到...

陸衛生大頭條:八毛治十萬元病

中央社 2012-01-10

中國大陸官方今天公佈2011年中國衛生10大新聞,「8毛錢治10萬元病」事件拔頭籌,其次是屠呦呦獲2011年拉斯克臨床醫學獎(Lasker Award)。

中新社表示,大陸衛生部新聞發言人鄧海華今天公布了衛生10大新聞。

其中「8毛錢治10萬元病」事件發生在去年9月,一名嬰兒被深圳一家醫院診斷需做10萬元人民幣手術,但在廣州另一家醫院只用了8毛錢買藥就「治癒」,被媒體批評為「最荒唐事件」。

入選第2件大事的是中國科學家屠呦呦獲2011年拉斯克臨床醫學獎,以表彰屠呦呦及青蒿素研究團隊在青蒿素研究方面作出的傑出貢獻。

這一成果為青蒿素系列產品研發奠定基礎,挽救了全球數百萬瘧疾病人的生命,對國際上瘧疾防控發揮了重要作用。

入選的新聞還包括:「十二五」(2011-2015年)確定人均壽命提高1歲,愛滋病疫情有效控制、醫療系統展開「三好一滿意」活動、麻疹發病率歷史最低、加強食品安全標準和風險評估工作等。



◆ 免費治病?山東20萬人被試藥

中央社 2012.01.10

大陸媒體披露,山東臨朐縣20萬人被官方強行做藥物試驗;臨朐縣胃癌防治所長劉衛東則宣稱,這項試驗是免費預防胃癌活動。

羊城晚報報導,日前有網友在網路發布消息說,山東臨朐縣有20萬民眾正在服用當地衛生局免費發放的不知名藥物,「沒病的人也在服用藥物」。

網路上甚至傳言,政府將這20萬人分成2組,分別接受不同藥物試驗以求對照;而這項藥物試用活動其實有試驗經費,只是都被衛生局扣留。

對此,臨朐縣胃癌防治所長劉衛東表示,這是免費胃病防治項目。臨朐縣是大陸胃癌高罹患區,在縣城裡,40歲以上民眾約有95%患有胃病,「這裡胃病這麼厲害,我們搞免費項目,好多人都歡迎。」

劉衛東並強調,在服用藥物活動開始前,「每人都簽了知情同意書,並按下手印。」

此外,對於網友指控政府拿人民來做藥物試驗一說,劉衛東回應,這些藥物都已通過藥物臨床試驗,且由國家科技部、衛生部立案,「根本無需再找人當小白鼠。」

而對於網友指控官方「強行」對人民藥物試驗,劉衛東則表示,接受治療必須簽字同意,「不願意的就不治,不存在強迫。」



◆ 印度3偽醫2小時切除61輸卵管

中央社 2012.01.10

衝刺政府所定家庭計畫目標,印度比哈省非政府組織竟以小額現金和過期藥品,誘使窮鄉村婦參加活動。3名不具醫師身份的志工,在兩小時內,為61名婦女完成輸卵管切除手術。

「印度人報」(The Hindu)今天報導,名為「JaiAmbe福利協會」的非政府組織在東印度比哈(Bihar)省阿里拉里亞(Araria)縣卡帕佛拉(Kaparfora)村舉辦「家庭計畫營」。當地距比哈省省會巴特納(Patna)約350公里。

3名志工7日晚間以每人發600盧比(約新台幣345元)並提供免費藥品為代價,誘使當地貧婦參加活動。報導說,3名志工兩個小時內,在沒有任何像樣醫療設備的情況下,對至少61名婦女進行輸卵管切除手術。

未施以麻醉就算了,3人還拚業績似地,在極快速度下進行手術,害得婦女們痛哭失聲、懊惱不已。村民說,就連使用的生理食鹽水,都是之前手術剩餘的。

由於部分被動過手術的婦女情況惡化,村民們趕忙向阿里拉里亞縣警察局報案。警察局長藍德(ShivdeepLande)受訪說,3人立即遭到逮捕;婦女則被緊急送往縣立醫院救治。

藍德表示,婦女們確實因此拿到一點錢,但跟先前約定的600盧比差了一大截,而志工給的藥品則是過期的。

警方昨天對地址登記為普尼亞(Purnea)縣的JaiAmbe福利協會發動突襲搜索,發現一堆偽造印章及準備發給病人的假診斷書。報導說,警方已立案調查,這一非政府組織負責人在逃。

「印亞新聞社」(Indo-Asian News Service)今天報導,上述非政府組織以3名志工幫婦女進行輸卵管切除手術,老太太和年輕姑娘都有。阿里拉里亞縣1名外科醫生坦承,儘管當地外科醫師嚴重不足,政府仍設定每年2萬8000戶的家庭計畫目標,「沒有非政府組織的參與,目標根本不可能達成」。

fsj 提到...

烏干達爆神秘怪病 點頭致死
http://udn.com/NEWS/WORLD/WOR4/6835901.shtml

【聯合新聞網╱綜合報導】2012.01.10

點頭等於死亡?非洲烏干達北部爆發一種神秘傳染病「點頭症」(nodding
syndrome),感染者會不由自主的劇烈點頭,嚴重者會一直點頭點到昏倒,造成其他傷害,甚至致命。至今已造成100多人死亡,逾3000人感染。

據報導,「點頭症」是一種罕見致命性疾病,對兒童和青少年影響最大。患者通常在進食或感覺寒冷時劇烈點頭,有時還會出現嚴重癲癇性抽搐,久之,身體與大腦的發育都因此受阻礙,導致永久性智力缺陷。

目前科學家已著手對此怪病展開調查與研究,迄今仍未找到病因。不過研究卻發現,患者只有食用當地的澱粉及豆類食物時出現病徵,而由外地帶去的巧克力條、糖果等並無任何影響。

有專家認為,「點頭症」可能與飲食有關,懷疑是患者吃了變質食物所致;另外也有學者推估此病與造成河盲症(river blindness)的「盤尾線蟲」有關,研究顯示,高達九成的患者身上都有這種寄生蟲。



◆ 心碎是真的! 摯愛過世後一天心臟病發機率增21倍

中廣新聞/郭希誠 2012-01-10

美國一項研究發現,失去了最愛的人的確會讓人「心」碎。以往的研究證實,配偶喪生以後,另一半因為心血管疾病死亡的機率比較高。醫界還給這種病取了個名字叫「心碎症候群」。

美國這一次的研究以兩千名心臟病發存活的病人為對象。結果顯示,深愛的人過世以後第一天最危險。活著的親人心臟病發的機率會激增二十一倍。

研究顯示,接下來的一個星期發病的機會也有六倍。一個星期以後,心臟病發的機會才會漸漸減少。

因此,醫生警告,心臟原來就不好的人,碰上愛人過世一定要小心。



◆ 因應停經後需求 女性至少須存20年骨本

【台灣新生報/記者鄭綿綿/綜合外電報導】2012/01/10

更年期骨質加速流失,應趁年輕時多存「骨本」。台灣中醫臨床醫學會理事陳偉坤表示,人體的骨骼並非如水泥般穩固,骨細胞不斷進行生成與破壞骨骼的作用,其中需要性腺荷爾蒙的作用,以維持動態的平衡。更年期後,常見身高變矮,關節活動能力降低的問題。

中醫師陳偉坤表示,由於雌激素分泌急速下降,骨質流失速度大增,骨質生成速度不及,造成骨質疏鬆情形,停經後婦女罹患骨質疏鬆症的比率也不斷升高。老化使骨質密度降低,椎間盤等軟骨組織退化,關節間隙縮短,造成身高變矮,肌肉酸痛,關節活動能力降低的情形。若情況嚴重,脊椎無法承受身體重量,造成脊椎壓迫性骨折,會產生駝背及嚴重坐骨神經痛。

不小心跌倒,更可能產生嚴重的骨折,大大影響老年時期活動能力與生活品質。因此,女性朋友在日常生活中必須特別注意骨質保養的基本功,確保「骨本」不致在不知不覺中流失,造成地基不穩樓塌「骨折」的嚴重後果。

醫師指出,停經後必須存有二、三十年的「骨本」,以因應老年期的基本生活需求。國內婦女由於飲食及生活的習慣不同,如飲食中較少食用乳製品、鈣質攝取不足及缺少運動習慣等,造成骨質疏鬆的比率較西方人為高。一般而言,缺乏維生素D,飲食低鈣、高鹽分,常抽煙、飲酒、喝咖啡,都會降低骨質密度。

腎氣與骨骼功能有關。中醫師陳偉坤表示,中醫認為「腎主骨」;腎氣充盈才可確保骨骼功能正常,骨質密度與骨骼關節機能才能維持。因此,骨質疏鬆在中醫範疇,強調「補腎」、「保養腎氣」很重要。此外,飲時均衡,氣血循環順暢也有助於滋養骨骼。

陳偉坤醫師表示,中醫將主導性腺內分泌荷爾蒙物質稱為「天癸」。女人在49歲左右步入更年期後,身體便逐漸衰老,身形體態無法維持,也喪失生育能力。中醫認為,「腎主骨」;此時的腎不是單指腎臟,也包括腎上腺、性腺荷爾蒙及人體本身的生命力。腎氣充盈確保骨骼功能正常,骨質密度與骨骼關節機能便能維持正常的水準。因此骨質疏鬆最重要的是「補腎」、「保養腎氣」,維持自我生命力,確保骨骼的密度與機能。

陳醫師表示,對於骨質疏鬆的保健,古籍中有一段極具參考價值的一段話:「謹和五味,骨正筋柔,氣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則骨氣以精」。意義就是飲食均衡,口味不可偏嗜,維持正常體態,保持骨架平衡,維持肌腱韌帶彈性與柔軟度,維持正常的氣血循環,保持肌膚正常的保護機能,如此可以滋養骨骼,維持正常功能。

適當運動對於骨質疏鬆患者有所幫助。中醫師陳偉坤表示,當腰部無法活動自如時,往往是代表有腎氣不足的現象,適度的運動,有助維持腰部及各關節的靈活度,也可維持骨質密度的正常。

陳偉坤表示,中醫古籍中提到:「久立傷骨」,生活作息上必須避免採站立姿勢過久。還有提到「腰者腎之府,轉搖不能,腎將憊也」。當腰部無法活動自如時,可能是中醫所說的腎氣不足的現象,因此適度的運動,維持腰部及各關節的靈活度,也可維持骨質密度的正常。

中醫也提到「苦走骨,骨病無多食」,其實一般飲食中不會有太多苦的食材,但消炎止痛藥多為苦味藥,骨質疏鬆患者不可常服、久服。此外,過鹹及過甜的食物也須適可而止,不可太過偏食。



◆ 戒菸不能只靠貼片 下定決心為關鍵

【台灣醒報╱記者陳懿勝╱台北報導】2012.01.11

戒菸方法有很多種,包括使用尼古丁貼片或尼古丁口香糖等遠離香菸的誘惑。但《每日健康新聞》報導指出,這些尼古丁替代療法短期內雖然有作用,復吸的比例卻也相當高,報導指出,戒菸最重要的還是下定決心,不要再碰觸香菸。

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與美國國家癌症研究院合作,針對800位成年吸菸者實驗,分析接受尼古丁替代療法的菸癮者復吸率是否比沒有接受治療的復吸率較低。結果發現6星期之內接受治療的菸癮者,多不會復吸,但2年後才接受治療的復吸人數都超過3分之1。

研究員希勒爾阿爾珀特表示,經過3次為期2年的調查發現,尼古丁替代療法對於輕、重度菸癮者的治療結果有限,除非搭配上專業的戒菸輔導才有辦法抑制菸癮者抽菸。顯然尼古丁替代療法並不是最好的戒菸方案。

舊金山煙草控制研究中心醫學教授斯坦頓格蘭茲則指出,最好的方法是調整公共衛生政策,包括調高菸稅、室內強制禁菸等方法,才能真正降低民眾的買菸欲望,達到戒菸的效果。

fsj 提到...

快速減重 10年後更胖

【台灣新生報/記者萬博超/綜合外電報導】2012/01/11

研究顯示,青少年反覆節食、快速減重,10年後反而會更胖。美國密尼蘇達大學公衛學院研究人員指出,很多青少年認為單純節食就能減重,對健康營養知識不足,不知正常進食,維持可持續的運動習慣才有助控制體重。

研究人員指出,除了少吃節食,還有青少年反覆透過嘔吐、服要來尋求快速減重,在長期來看,這些行為無助於體重控制。

除了大吃大喝外,不少人不知道反覆利用抑制食慾的方式減重,卻因為無法長期維持而又復胖時,非常容易造成「溜溜球」效應。不但新陳代謝率下降,體脂率也驚人,有患者雖然BMI正常,體脂率卻高到3到4成。

醫師表示,就算是一位體重正常的民眾,如果全身脂肪較集中在腹部,因此相對而言,他罹患糖尿病與高血壓的風險仍較高。主要是腰部粗大的民眾,其脂肪都堆積在腹部,脂肪過多堆積在此處很可能影響這些內臟器官。

有研究發現,不少病患因為隨意節食又不運動,已產生溜溜球效應,於是脂肪在身體中所佔比率較高,這個比率越高,熱量的新陳代謝率就越低,維持身體運作所需要的熱量越少,也越容易發胖。因此刻意節食有時不但容易減重不成功,還惹得一身病。



◆ 健康低碳年菜 阿基師授撇步

【楊明峰/桃園報導】2012-01-11 中國時報

桃園縣環保局邀名廚阿基師設計一套「健康低碳年菜」,使用在地當季食材、少添調味料烹煮,民眾在家也能DIY,做出一桌減碳又環保的年菜。縣長吳志揚與副議長李曉鍾等人昨日受邀試吃,紛紛豎起大拇指。

阿基師說,「粗材細做」是烹調原則,食材不要過度包裝、少油少糖少鹽、少用瓦斯烹煮,就能節能減碳又健康。他說,旗下的員工餐是用低碳菜單完成,所以「廚房內都看不到胖子。」

環保局長陳世偉強調,境內各季都有豐富的食材,將串連轄內十三個鄉鎮的農林漁、餐飲業者,利用app整合資源,發展低碳料理。另外,縣府要結合教育局,讓各級學校的營養午餐注意低碳原則。環保局引述挪威科技大學研究指出,家庭的碳排量有廿%來自食物,民眾在食材烹煮與選用多用點心,就能大減排碳量。詳細食譜可上環保局網站查詢http://www.tyepb.gov.tw。



◆ 酸痛年輕化!上班族平均僵電腦前逾三小時

陳奕華 2012-01-11 中廣新聞

工作壓力大、行動裝置普及化,酸痛問題跟著年輕化!調查更表明,八成民眾有酸痛困擾,醫師指出,上班族工作緊盯電腦,通勤時低頭玩起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長期姿勢不良,很多人肩頸出狀況前往診間報到,甚至有國中小生,拼學業、玩電動,小小年紀酸痛上身,必須接受治療。(陳奕華報導)

一份針對一千多位民眾進行的「國人酸痛認知大調查」結果顯示,超過八成民眾有經常性酸痛,分析顯示,四成二民眾每天維持同一個姿勢超過三小時,其中以辦公室的上班族3.77小時最高。

壢新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林頌凱觀察,酸痛不再是老年人的專利,長時間緊盯電腦的上班族,經常低頭k書、打電玩簡訊的國中小生,越來越多年輕族群因為酸痛來門診報到。「門診時候,常常還有國小、國中生的家長帶小朋友來,然後他們酸痛位置大部分在肩膀頸部,跟年輕一些上班族的酸痛部位一樣,譬如說做功課的姿勢不良,另外還有他們現在開始喜歡打電動、玩電腦,上班族因為持續性使用電腦,大家走到哪裡又開始(使用行動裝置、智慧型手機)上網、看臉書、打傳簡訊。」

醫師指出,避免酸痛威脅,正確姿勢很重要,平常抬頭挺胸、常運動,每隔一段時間,透過反方向的伸展,鬆開緊繃的肌肉,要是有酸痛感,可藉由按摩、熱敷或衛生署查驗登記核准外用酸痛藥布等方式,紓緩、促進血液循環。



◆ 室內禁菸上路滿三年 吸菸人口減42萬

中廣新聞/陳奕華 2012-01-11

室內全面禁菸辦法上路滿三年,衛生署公布施行成效,推估18歲以上成人吸菸人口減少42萬,公共場所二手菸暴露率也減少三分之二。

值得注意的是,吸菸人口下降,但菸品消耗量不減反增,國建局表示,禁菸工作初步看見成效,不過降幅仍不夠多,再加上菸癮較大的老菸槍戒菸不易,顯示防治工作仍有努力空間。

菸害防制法新規定上路滿3年,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公佈實行成績單,統計顯示,八成八的民眾肯定無菸環境因為新法實施有所敢善,另外「成人吸菸行為調查」顯示,台灣成年人的吸菸人口,從2008年的394萬人下降到2011年的352萬人,減少了42萬人。

國民健康局衛教中心研究員馮宗蟻說:「新法上路是98年1月11日,在這之前吸菸率是21.9%,大家的認同與縣市衛生局認真執法、民眾也很遵守法令,我們也大量宣導讓民眾知道吸菸的害處,所以現在吸菸率已經下降到19.1%,也就是下降2.8%左右,整個來講吸煙的人口減少了42萬。」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吸菸人口下降,但是吸菸者的平均每日吸菸量卻有逐漸回升的趨勢,從97年的19支,下降到99年18.1支,到了100年卻回升到18.9支。

馮宗蟻解釋,由於菸癮較小的民眾逐步戒菸,但是菸癮較大的老菸槍戒菸不容易,才會有回升現象。

國健局也說,新規定實施以來,政府積極進行稽查工作,3年來總共開出的罰單超過新台幣5千萬元。現階段公共場所二手菸的暴露率已經大幅下降三分之二,顯示初步見到成效,不過仍然有努力的空間。



◆ 9大型醫院 春節全天急診服務

自由 2012.01.11

〔記者黃美珠/竹縣報導〕春節期間,從小年夜(廿一日)起到大年初三(廿五日),台大新竹分院、台大竹東分院、竹東榮民、國軍新竹、國泰、馬偕、東元、仁慈、及南門醫院等新竹地區九家大型醫院,廿四小時均有急診服務。

另外,位於新竹縣竹東鎮的竹信醫院則無休,除了除夕提早於晚間六點休診,從廿一日到廿九日,每天都是早上八點到晚上九點提供內、外科的門診服務。

新竹市民除夕當天如果有門診需求,除了竹信醫院外,還能選擇到新竹縣湖口鄉的仁慈醫院,不過仁慈當天門診僅限早上的內、外、婦產三科。

初一起,新竹縣、市各家醫院逐漸恢復部分門診,初四則有竹北東元綜合醫院打頭陣,率先恢復正常門診,其他醫院則將陸續在初五過後才恢復正常看診作息。

新竹縣衛生局今年因應類流感疫情,增設抗流感藥物的合約醫療院所,其中有四十家特約醫院診所,可以提供公費抗流感藥物。並在東元、竹東榮民、台大竹東、仁慈開設類流感的特別門診。

其中,東元醫院雖從除夕起到初三,連續四天休診,但這段期間的早、晚,另開設專看類流感等內科病症的「急門診」服務。

由於縣衛生局今年比過去提早半個月作業了解縣、市境內共十四家醫院的急、門診狀況,屆時有需要的鄉親,可以利用http://www.hcshb.gov.tw/到該局官網查詢,也可經此連結上健保局,掌握鄰近自家社區的各基層診所春節期間門診資訊。

fsj 提到...

過年看醫師 健保局告訴你上哪找

【聯合報╱記者張嘉芳/台北報導】2012.01.12

春節九天長假將至,期間生病該怎麼辦?健保局表示,近期將陸續彙整特約醫療院所的開診時間,提供民眾網路查詢。此外,春節旅遊遇分娩或緊急傷病,卻未帶健保卡就醫者,七日內可攜健保卡至原診治醫院申請退費。

健保局醫管組組長蔡淑鈴表示,自費就診應於七日退費,例假日不計。一旦超過退費期限,民眾雖可至全台健保分局辦理;不過,健保局只能核退健保給付金額部分;若醫療院所預收額高於健保給付標準,民眾就需自行吸收差額。如,感冒自墊費五百元,健保局可能只退三百元;不過,若在七日內在原診治醫療院所退費,就不會有差額的困擾。

另外,生產與緊急傷病就醫在非健保特約的醫療機構就診時,不論國內外,都要記得保存好收據,於六個月內檢附自墊醫療費用退費申請書、收據正本及費用明細、診斷書或證明文件,及出入境證明文件等資料,向投保單位所在地的健保局轄區業務組辦理退費。

為方便民眾看診,近日全國九千多家的健保特約醫療院所將整理春節期間的看診時間,相關訊息會刊登在健保局網站,提供民眾春節就醫查詢。(http://www.nhi.gov.tw/Query/query14.aspx?menu=18&menu_id=683&WD_ID=751)截至昨日為止,已有1493家醫院登錄看診資訊,民眾若有疑慮,亦可撥打健保服務專線0800-030598,含春節期間上午九時至下午五時皆有專人回答。



◆ 春遊突生病 隨身護理包自救

【聯合報╱記者張嘉芳/台北報導】2012.01.12

春節九天連續假期倒數計時,不少人安排遠行或出國旅遊計畫,醫師提醒,民眾行前應該準備隨身護理包,備妥消毒包紮藥材及感冒、腸胃、消炎及抗過敏等藥物,因應突發狀況。

馬偕醫院家醫科旅遊醫學門診主治醫師黃偉新表示,外出遊玩最怕身體不舒服,不僅掃興,異地就醫不便,或年節假期部分醫院沒看診,十分不便。

曾有一對台灣籍夫妻,春節期間到南美洲的玻利維亞爬山,沒想到爬到半山腰,同行的某位外國遊客突然呼吸不順、嚴重缺氧,一度有生命危險。危急時,幸好台灣夫妻立即拿出隨身攜帶治療高山症的藥物,外國遊客吞下藥丸後,次日馬上生龍活虎。

「腹瀉、感冒、高山症是民眾出遊的常見症狀。」黃偉新說,國人出國旅遊常因不習慣當地口味,或吃不乾淨食物,易造成腹痛、腹瀉等不適情形,尤其到東南亞國家應吃熟食,少吃路邊攤食物,以免引發腸胃炎。

「出國需注意當地氣候變化。」藥師柯明道透露,妻子曾參加大陸東北團十二天旅遊行程,沒想到才抵達當地,卻因氣候變化造成呼吸道過敏,每天不斷咳嗽、流鼻水,根本無心玩耍,直到返國就醫才痊癒。

柯明道表示,外出旅遊應準備隨身護理包,裡頭除了一般外傷用的消毒優碘、棉花棒與OK繃,還需自備止咳、止瀉、胃乳及治療腹痛或眼睛消炎藥等。此外,緩解頭痛發燒的普拿疼,呼吸道或皮膚過敏的抗組織胺,及預防高山症藥物也不可少,每種藥物約準備十顆;至於慢性病用藥須遵循醫囑、按時服用。

坊間藥局或部分醫院有販售護理包,社區藥局藥師葉春嶽指出,護理包以外傷急救用的簡單藥材為主,價格約數十元,但是,未含口服藥物;建議民眾可自行將腸胃、感冒、過敏等及自己常備藥物放置於護理包中,外出旅遊隨身攜帶,緊急情況能派上用場。

此外,黃偉新表示,溫度計、口罩、繃帶、安全別針、防蚊液、防曬油及意外事故緊急聯絡資訊及保險公司電話等,也應一併放置隨身護理包,急救法寶不離身,才能快樂出遊。

fsj 提到...

用力刷…牙齦竟萎縮

【台灣新生報/記者鍾佩芳/台北報導】2012/01/13

許多患者被告知有牙周病時,回家後會更認真、更用力的刷牙,如此一來反而會讓牙齦受傷。耕莘醫院新店總院牙科部主任黎達明表示,很多人都因為太用力刷牙或是使用太硬的牙刷刷牙,讓牙齦進而出現萎縮的情形。 牙齦會受傷是因為牙齦被擦破皮,一旦牙齦破皮會感到疼痛,甚至有些人牙齦出現不嚴重的偏白化情形時,牙齦會因此感到刺刺的,便不敢刷牙。黎主任表示,很多人會誤認為是牙齦發炎,或是不好的東西所致。

牙齦受傷其症狀有痛、破皮甚至出現牙齦萎縮的情形,或是牙齦出現不正常的凹痕,使牙齒會變得較敏感。黎達明主任表示,敏感性牙齒是因為個人太用力刷牙而造成的。

即使沒有用力刷牙,只要一碰到牙齦就會流血,小心可能是牙周病。台灣口腔衛生學會表示,牙周病最主要的成因是由牙菌斑細菌感染所造成的。其他因素像抽煙、糖尿病、血癌、胃腸障礙、營養不良、懷孕、服藥、維生素缺乏、放射線治療、甲狀腺功能不健全等等,都會使牙齦狀況變差,而引起不同程度的牙周病。

牙周病它不僅是口腔疾病,也是一種會嚴重破壞全身健康的疾病。根據醫學研究顯示,牙周病會加速動脈硬化、心肌梗塞、腦中風、糖尿病的惡化、老人性的肺炎,對孕婦會造成早產及新生兒體重不足,以及骨質疏鬆等重大慢性疾病,甚至會對生命健康造成嚴重的威脅。

牙周病基本治療包括超音波洗牙、牙根整平術及建立病患正確的口腔衛生觀念及潔牙方法。較嚴重的牙周破壞需要進行牙周翻瓣手術及牙周再生手術。經過漫長的治療,牙周病獲得控制後,患者必須持續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並定期回診。



◆ 部分藥材磨粉當牙膏 益牙齒保健

【台灣新生報/記者李叔霖/台北報導】2012/01/13

民眾在刷牙時,如果太用力的話,可能會留下一些後遺症。台灣中醫老年醫學會常務理事翁瑞文醫師表示,刷牙太用力,可能會破壞牙齒構造,甚至於造成牙齦出血,像這種情況,適合用一些中藥材,包括細辛、薄荷、白芷、石膏、骨碎補、補骨脂等中藥材,將這些藥材磨成粉末後,可用來代替牙膏刷牙。

細辛為發表類藥材,適合用於風寒頭痛、關節疼痛、鼻塞或牙痛上;石膏為清熱瀉火類藥材,適合用於頭痛或牙痛上;白芷為去風止痛類藥材,適合用於頭痛、齒痛、眉稜骨痛上;薄荷為辛涼解表類藥材,適合用於外感風熱、頭痛目赤、咽喉腫痛上。

翁醫師舉例,如骨碎補能補腎接骨,行血止痛,適用於筋骨痠痛、耳鳴齒痛、骨折損傷等症候上;補骨脂能固精氣,逐冷痹,暖丹田,適合用於腎虛泄瀉、小便頻數、腰膝冷痛等症候上。上述藥材磨成粉末用來刷牙,對牙齒健康有幫助。

翁瑞文指出,牙齦出血、腫痛,傳統中醫認為,這是受到胃火或大腸火上升所造成,且胃經、大腸經循行於上下牙齦,這時適合使用玉女煎、瀉黃散、甘露飲等藥方;若是老年人出現容易掉牙齒的情況,這時適合使用還少丹、龜鹿二仙膠等藥方,以便改善兩眼視茫茫、牙齒動搖等毛病。



◆ 課業壓力大 少年胃穿孔

記者方志賢/高雄報導 2012.01.13 自由

高雄市一名15歲男生因急性腹痛掛急診,醫師觸診發現,他的腹部「硬邦邦」,進一步檢查是胃潰瘍導致胃穿孔,最後以腹腔鏡手術縫合0.5公分的破洞,醫師研判是課業壓力,以致胃酸分泌過多、失衡造成。

胃酸分泌過多造成

高雄長庚醫院小兒外科醫師李信儀說,這名15歲男生急性腹痛就醫,沒有拉肚子、嘔吐等腸胃不適症狀,也無腸胃病史,雖然單純腹痛,卻痛到難以下床走路。

李信儀表示,若是盲腸炎典型症狀,會從上腹痛慢慢變成下腹痛,患者也無此現象,經他觸診腹部「硬邦邦」,且患者出現劇烈的腹痛,他研判是腸胃潰瘍及穿孔。

經過X光檢查發現,患者的右橫膈膜出現黑影,確認是腸胃穿孔,導致空氣進入腹腔,所以X光片橫膈膜處呈現黑色。

醫師施予腹腔鏡手術,在他的胃與十二指腸交接處,找到一個0.5公分穿孔,且胃內液體流入腹腔,經過手術縫合破洞,目前已痊癒。

李信儀說,15、16歲年輕患者罹患胃潰瘍及胃穿孔,大部份是課業壓力造成胃酸分泌過多、失衡所致,另外,幽門螺旋桿菌感染也會造成胃穿孔。

患者若是僅4、5歲的幼童,不少是服用止痛藥不當。李信儀說,幾年前曾有胃穿孔的病童就醫,原來小朋友肚子痛,家長疏於照顧,讓孩子連續吃了2個月止痛藥導致胃穿孔。

李信儀說,另有門診病患服用摻雜類固醇、止痛藥的中藥,長期服用也會造成胃穿孔,甚至可能引發致命的腹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