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0-18

靜電淨化空氣 除塵效果近百分百

自由時報 2009.10.17

〔編譯管淑平/綜合報導〕荷蘭科學家研發一套空氣淨化系統,利用靜電吸附空氣中的懸浮微粒,實驗顯示除塵效果將近百分之百,研究團隊已經與政府合作,在荷蘭鹿特丹展開首次大規模實測,包括新加坡、倫敦和柏林等都市也都對這套系統有興趣。

荷蘭台夫特科技大學植物園主任范烏塞姆說,他研發的靜電淨化空氣系統「只是依照電學基本原理」,在公路上方設一道靜電網,然後讓下方空氣微粒灰塵接上電流,就能控制微粒灰塵落向集塵濾網,大幅降低空氣中的微粒灰塵濃度。范烏塞姆說,測試結果比預期還要好,「在實驗室測試環境下,我們得到將近百分之百的除塵效果。」

降低空污、抗敏有一套

都會區空氣品質往往受到灰塵和汽車廢氣微粒污染,成為氣喘、過敏的兇手之一,改善空氣品質就有助促進民眾健康。范烏塞姆的這套空氣淨化系統曾在二○○八年獲得阿姆斯特丹交通運輸國際博覽會創新獎,荷蘭政府專門研究降低公路空氣污染的「空氣品質創新計畫」已經在鹿特丹附近長一千四百六十公尺的湯瑪森隧道進行實測,不久將有淨化成效的分析結果。

研究團隊將兩組二十四個鋁架組裝設在隧道內兩側壁面,一邊「主動式」鋁架組配有高壓電電線,會釋出正電,使隧道內懸浮的微粒灰塵攜帶正電,然後由另一邊帶負電的「被動式」鋁架組上的鐵絲網吸附,原本細小的灰塵微粒累積一段時間就形成易於清除的固態物質,日後只需定期清理集塵網。

多個國際大城 明年裝設

范烏塞姆說,如果湯瑪森隧道的實測證實可行,將成為解決大都市空氣污染問題的重要方案。

他說,除了荷蘭,墨西哥市、杜拜、倫敦、柏林和新加坡等多個大城市都已經表示高度興趣,預計明年就可以裝設應用。

※ 相關報導:

教堂彩繪玻璃以奈米技術淨化空氣
NASA 的骯髒祕密:月球塵埃
闡明古代物理的靜電實驗卻惹出更多問題
能瞬間將 DNA、細胞、分子分離的新技術

8 則留言:

fsj 提到...

寒流來 注意「病態建築物症候群」

【聯合報╱記者魯永明/太保報導】2010.01.09

「寒流來襲,宅男宅女要留意病態建築物症候群!」嘉義縣環保局昨天指出,網路電玩盛行,現代人長時間待在密閉辦公室,產生「病態建築物症候群」文明病,呼籲民眾多到室外活動,加強室內空氣循環。

病態建築物症候群症狀,包括頭痛、皮膚乾燥發癢、嗜睡、噁心、無法專注等,另建築物室內懸浮微粒、二氧化碳、甲醛或細菌等空氣汙染物,可能刺激眼鼻喉,或導致氣喘發作。

環保局說,寒流一波波,氣溫驟降,室內空氣不流通,對身體健康非常不利,尤其家中有祠堂、佛堂燃香、檀香盅、線香民眾,更可能因燃香品質不良,長期接觸燃燒產生甲苯、甲醛等揮發性有機物煙霧,提高致癌風險。

建議民眾定期清洗、更換空調系統濾網,更新水漬天花板、地板,避免細菌滋生,或擺設室內植物,減少室外揚塵與汽機車排放揮發性有機物氣體進入室內。

環保署製作淨化空氣植物管理手冊,供民眾下載,歡迎民眾多加利用。網址http://ivy1.epa.gov.tw/air/object/005.pdf。



◆ 3D光學雷達 空污來源立刻現形

自由時報 2010.01.08

〔記者羅正明/桃園報導〕空氣污染最難監控污染源,國立中央大學物理系學生江智偉等人研發的「3D掃瞄式光學雷達」,可以立體掃瞄污染來源,連當時的風向、風速等影響因子,都能納入考量,並且減少誤差,追出最有可能的污染源,未來可望變成防污利器。

研發團隊成員包括江智偉、物理系廖煌時、印度籍學生達斯、化學所楊和蓉、機械所黃建嘉等五人。

江智偉說,一年多前,高雄縣大寮鄉發生嚴重空污事件,造成鄰近學校一百多位師生送醫急救,元凶是誰?至今找不到答案,觸動他們投入研發。

江智偉說,3D掃瞄式光學雷達主要是把雷射光子打進大氣層中,再利用回波來比對污染源的方位、濃度,整套設備只有二十八公斤重,可以帶著跑、遙測十公里外的污染源,機動性相當強。

他說,傳統上要先採集空氣樣本,再送交化驗,無法當場知道結果,這套設備可以快速追蹤污染源,透過比對光譜、波長的差異性,當場確認污染物質成份。

江智偉說,現有設備已可確定臭氧、二氧化硫等常見污染物質,加上不同雷射光束後,可以比對出更多污染物質,掃瞄效果也會更好,對空污防治是一大利器。

fsj 提到...

全台焚化廠 都用黑心活性碳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9/5380967.shtml

【聯合報╱記者蔡政諺、曹敏吉/高雄市報導】2010.01.22

屏東縣威翰環保與力晶活性碳公司供應全台廿個焚化廠活性碳,過濾「世紀之毒」戴奧辛;業者卻罔顧大眾健康,涉嫌以含碘量不足的活性碳充數。高雄檢調斥業者太沒良心,「使得全台籠罩在世紀之毒威脅下」,昨聲押負責人黃贍葦等三人獲准。

檢調指出,兩家公司還生產飲水機的濾心及碳棒,依規定,民生飲用水的濾水材料不得使用回收物;但兩家公司去年初開始,涉嫌使用「回收再生」的活性碳或未經活化製程的碳料,製成飲水機用的濾心或碳棒,有產品已賣到大陸,是否流入國內待查。

檢調表示,國內各焚化廠為收集焚化過程所產生的戴奧辛等有毒廢氣,規定用作集塵過濾的活性碳含碘量,每公克至少九百毫克,但不肖業者提供的活性碳含碘量每公克只有三百毫克。

焚化廠每次進貨都要檢測含碘量,業者涉嫌玩「兩面手法」,改裝運送活性碳的槽車,在車尾端的噴嘴動手腳;即槽車裡暗藏一個小型的「槽中槽」,裡頭灌注不合格活性碳。另一種是太空包上下表層為合格品,中間全為不合格的黑心貨。

檢調指出,含碘量符合標準的活性碳,每公噸國際價格約九百美元,不合格活性碳每公噸四百美元,差價達一倍多;估計兩家公司近兩年來,賺取不法利益約三千三百萬元。

被收押的負責人黃贍葦、廠長黃士源及業務經理楊永明,否認有劣品充真品的詐欺行為,表示是認定的問題,有些活性碳放久受潮,因而「差標準值一點點」。

威翰與力晶公司是成立十年的關係企業,從九十四年起,承包全台焚化廠活性碳業務。檢調根據查扣帳冊,懷疑威翰與力晶「一開始就存心不良」,但目前僅掌握九十七年以後的證據。

檢調人員說,用來蒙混的活性碳一旦缺貨,業者甚至「拿不明粉末」充用,「幾乎讓全台都籠罩在戴奧辛陰影下,太沒良心」。是否有公務員包庇,將再分案偵辦。



◆ 環署:高溫2秒 可破壞戴奧辛

【聯合報╱記者曾懿晴/即時報導】2010.01.22

環保署指出,地方政府焚化廠的營運管理,像來重視垃圾焚化廠戴奧辛排放,要求各廠每年最少要進行2次檢測外,環保署每年至少 1次不定期進行稽查檢查。去年檢測與稽查結果,全台營運中垃圾焚化廠的戴奧辛排放濃度均符合法規標準。

環保署環境督察總隊近期將督導地方環保局,就被指使用劣質活性碳的焚化廠,以最快速度更換成合格產品。環保署指出,戴奧辛氣體在800度以上高溫燃燒2秒後,結構即被破壞。

焚化爐的設計規格要求燃燒溫度需介於850度致1050度,以高溫破壞戴奧辛。多數焚化廠為使廢氣戴奧辛排放濃度符合法規標準,於廢氣控制系統內噴注活性碳,以吸附廢氣中的戴奧辛。

焚化廠戴奧辛檢測結果,http://ivy4.epa.gov.tw/swims/index.htm



◆ 黑心活性碳 吸不住戴奧辛

【聯合報╱記者李青霖、徐如宜/連線報導】2010.01.22

國立清華大學化學系教授凌永健昨天說,焚化廠燃燒的廢氣中含有戴奧辛與重金屬,必須經活性碳吸附與集塵處理再排放,才能確保安全,業者用劣質活性碳充數,「簡直罔顧人命」。

戴奧辛素有「世紀之毒」之稱,凌永健說,全台有廿一座焚化廠,廢氣處理與排放的操作流程都一樣,在廢氣到煙囪前,須經「空氣物處理單元」將廢氣急速降溫到攝氏一五○度以下,噴灑活性碳粉末,吸附戴奧辛與重金屬物與飛灰,再收集到「濾袋集塵器」;經過這道程序後的「殘煙」,才從煙囪排放出去。

他說,環保署對活性碳的規格訂得相當清楚,廠商在活性碳含碘量上動手腳,顯示抽驗程序有漏洞,須徹底檢討。

凌永健說,理想活性碳,碘值應有九○○,「可將百分之九十九的戴奧辛與重金屬、飛灰等抓下來」,次級品吸附能力差,容易有漏網之魚,也影響大氣品質。「廠商造假,完全是成本考量,公部門的檢驗工作得更落實,」凌永健說,焚化廠驗收活性碳,不能僅憑賣方的證明就過關。

中山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長袁中新也說,活性碳碘值吸附量的數值最有指標意義,應找公正單位量測。

凌永健與屏科大環工系教授林傑均認為,使用次級活性碳集塵的焚化廠,廢氣排放是否異常?重金屬與戴奧辛的濃度是否偏高?須進一步追蹤,建議落實周邊環境監測。



◆ 社論-正視另一半民意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1403+122010012200410,00.html

風和日麗,你想在冬陽煦煦的大街上安步當車,不意前方菸客左手接起手機應答,同時任由叼著菸的右手前後晃動,一時間煙霧迷漫。於是你三步併做兩步,快速超越菸客,心想前方空氣理當恢復清新;沒想到一旁大樓門口,又有三、五菸客叼著菸群聚聊天,其中一人還轉身將菸蒂擰熄在鄰近的盆栽土壤上。只見盆栽枝幹上掛著一張警語:「我只喝水,不吃菸蒂!」儘管如此,才近午時分,盆栽已被迫吃了七、八根菸屁股。這時你忿忿不平念著:「真希望有法可以管管這些沒公德心的抽菸者!」

偏偏國民黨新任秘書長金溥聰跟你想的不一樣。他為了「反映民意」,日前致電環保署長沈世宏:「連走路都要禁止吸菸,是不是太超過……全世界沒有人這樣規定!」結果環保署馬上政策大轉彎。總統馬英九挺金,有被逾權之虞的行政院長吳敦義也出面緩頰;衛生署長楊志良在回答媒體提問時更妙:「這種做法(指罰走路抽菸),會讓人誤會好像趕盡殺絕!」

金溥聰的電話與楊志良的反應,透露出幾個問題:其一、金反映的是誰的民意?其二、全世界沒有人這樣規定,台灣就不能領風氣之先?其三、政策未定案前,正確的黨府院溝通模式為何?其四、何以抽菸者在台灣,會落得像被趕盡殺絕的處境?

對於第一個問題,很明顯地,金溥聰反映的是吸菸者民意,卻偏廢了不吸菸者的權益。相對地,環保署之所以想對走路抽菸者開罰,應該是也基於民意,源自眾多不想在大街上吸二手菸的路人。當兩股民意勢均力敵(不抽菸者甚至更勝一籌),何以環保署的決策考量是「太超過」,而金一通電話抵萬通民怨的做法就不會「太超過」?

合理的解釋是,這些黨政要員多半乘大車上班,無法體會行人吸二手菸的痛苦。雖然我們相信民主時代的官員,不致像皇權時代的晉惠帝要饑民「何不食肉糜」般,要行人「何不改搭車」,以規避二手菸問題,但從馬挺金、吳緩頰的作為來看,他們真的不懂另一半庶民的心。

對於第二個問題,誰說全世界沒有國家規範走路抽菸?以鄰國日本為例,就針對人潮大量流動的區域如新宿、千代田等地設置室外禁菸區,並廣立「路上吃煙禁止」標語,違者罰款,以緩和行路菸害。如此,環保署又豈會無所本?

況且,不管世界上有沒有人這樣規定,台灣就不能擇善固執、為人表率嗎?台北捷運禁食就是個好例子。如果要以民意為依歸,可能有壓倒性比例主張捷運不該禁食,但因為捷運局在開通之初就確認了「禁食以維護搭乘品質」的遊戲規則,多數人也同意犧牲小小的口腹之欲,成全所有人的舒適搭車環境,這正是政策擇善固執、民眾展現公德心的最佳示範。

對於第三個問題,金溥聰一通電話可以找到環保署長,且迅速地說服署長「從善如流」,美其名是「反映民意」,強化溝通,但政策指示的意味濃厚。以黨領政的影響力之大,連執政黨立委都很吃味,遑論人微言輕的市井小民。然而,如果金小刀的鋒利是一刀劃在干涉政院與國會的行政與立法權上,這難道會是馬政府所欲看到的民主改革?

對於第四個問題,表面上,台灣禁菸勢力高漲,自去年初實施室內全面禁菸以來,癮君子苦無抽菸場所,被壓抑的委屈,即使是不吸菸的人也能理解。但「窮則變,變則通」,由於室外不禁菸,許多菸客出得門外,乾脆洩憤式地大抽特抽,以致連理當保持良好空氣的醫院、學校門口,都經常被薰得烏煙瘴氣,本該是美化環境用的綠樹盆栽則無辜成了替代菸灰缸。如果說走路禁菸像對抽菸者趕盡殺絕,那麼走路不禁菸,是不是也可引伸為行人拒抽二手菸的希望被趕盡殺絕?

由此也可見,當初應禁菸團體強勢要求而落實的室內全面禁菸政策,立意雖佳,但做法卻有待商榷,因為室內禁菸只是把抽菸者趕出室外,製造新的菸害問題,無法杜絕吸菸問題。儘管根據衛生署最新統計資料,吸菸人口從97年的21.92%下降至98年的19.99%,等於減少33萬人,二手菸暴露率也有所下降,但換算下來,台灣菸客高達342萬人。他們藉著抽菸紓壓,一如人們喝咖啡提神或借酒澆愁,全然禁止並不近人情,但因為噴吐二手菸是一種「戕他」行為,當局又不能坐視不管。如今,趁著走路抽菸禁不禁的話題正熱,環保署更應妥善思考配套措施,讓正反兩股民意都能被適切地反映,可考慮的方案與立場包括:

一、恢復室內吸菸區,並禁止室外吸菸。

二、若維持室內全面禁菸,則可仿效日本在人多地段明定吸菸區,並設置菸灰缸,則在禁菸地段開罰有據,也不會陷入徒法不足以自行的困境。

三、若走路抽菸不罰,至少應規範醫院、學校等老少民眾出入頻繁的區域,室內外全面禁菸,否則重罰。

四、切忌因高層有人一聲令下即貿然決策。

※ 這篇社論的討論可精彩了。

* 一氧化碳中毒為何停不了?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0/new/jan/22/today-so3.htm

* 隔12天 又一氧化碳中毒 未及更換熱水器 1死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0/new/jan/22/today-so1.htm

fsj 提到...

居家植栽種的對 室內空氣好 病痛少

中廣新聞/陳奕華 2010-03-03

空氣品質好不好,跟健康息息相關,有研究指出,植栽有助減少頭痛、容易感冒、疲倦等「病態建築症候群」,這次環保署委託台大園藝系,針對玄關、客廳、書房跟浴室等地點,建議擺放適合淨化空汙的植栽。像是人來人往的玄關,可選擇非洲菫或白網紋草吸附落塵;家人聚集的客廳,二氧化碳濃度高,家具、塗漆可能釋放揮發性物質,擺上山蘇花、波士頓腎蕨,降低濃度,除了維護居家空氣品質,還能有綠美化效果。

植栽不僅可以綠美化,還有淨化空氣的功能!環保署與台大園藝系攜手,推出居家生活版的淨化室內空氣植物手冊,像是住戶、訪客進出居家門口,落塵比較多,因此可以把吸附灰塵能力強的植物,像是非洲菫、皺葉椒草、嫣紅蔓等放在角落或門旁。

針對家人聚集、停留時間長的客廳,通常二氧化碳濃度較高,家具、地板、天花板的塗漆可能殘留甲醛、甲苯等物質,建議選擇適合的植栽清淨空氣。台灣大學園藝系教授葉德銘說:「油漆、鞋油等等、家具裝飾品,這些會有些揮發性的氣體,所以客廳就用二氧化碳與揮發性的氣體都可以減少的這些植物,包括我們山蘇、袖珍椰子等等。」

至於廚房使用瓦斯爐烹煮食物,除了產生二氧化碳,如果燃燒不完全還可能出現傳統的空氣汙染物,如果能在餐桌上擺上觀賞鳳梨、袖珍椰子、黃金葛等小品盆栽,有助降低汙染物濃度。

另外浴室的排泄物與清潔劑常有氨、甲苯等釋出,耐低光與潮濕的蔓綠絨、黃金葛等,就是淨化空氣的好幫手。

環保署這次推出淨化室內空氣植物手冊居家生活版,除了教導民眾在住家內不同處所,放置適合的高淨化空汙物的植物,還搭配示意圖,上傳環保署網站,提供民眾下載參考。

fsj 提到...

「不要宅出病」50種室內植物 釋放好空氣

自由時報 2010.03.19

嘉縣環局上網大公開

〔記者吳世聰/嘉縣報導〕長時間置身於室內,易產生「病態建築物症候群」,影響身體健康,縣環保局說,減低發生最自然的方式是在室內擺設植物淨化空氣品質,但室內盆栽的種類有不同的功能及特性,環保局的網站公布50種室內植物的特性(http://ivy1.epa.gov.tw/air/s22.asp),供民眾參考,鼓勵大家在室內擺設盆栽,兼具美化的雙重功能。

環保局表示,近幾年來,室內污濁空氣,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的議題,被大家所重視,環保署已經研擬「室內空氣品質管理法」,針對二氧化碳、揮發性有機物質、細菌、真菌、懸浮微粒、臭氧及溫度等,公布室內空氣品質的建議值,未來完成立法,將對公私立機關團體進行規範;同時,今年環保局也輔導公眾場所的業者自主管理。

清淨空氣天然ㄟ尚好

環保局指出,現代人待在室內的時間,占每天的8、9成,新的環保概念是「戶外要種樹,室內也要多種植物」。要改善室內不良的空氣品質,除了加強通風、使用空氣清淨機外,栽種室內植物是最便宜、自然又兼具美化的最佳選擇。

環保局建議,室內每9平方公尺的地板面積,應放置1棵至少6寸盆栽大小的植物,並將植物放置於通風、有日照處,有助維持室內空氣品質的最佳狀況。

環保局說,通風不良的辦公室、教室等二氧化碳濃度偏高的室內,可選用二氧化碳排除率較高的非洲蓳、馬拉巴栗等植物。

鄰近路邊或建築工地附近的住處,落塵多,可選擇葉面凹凸不平、滯塵量大的大岩桐、盆菊及非洲蓳等,但要定期清理葉片,以維持淨化效果。白鶴芋則能有效清除揮發性有機物。

環保局說,民眾如不想多花錢,室內也能種植營養又好吃的地瓜葉及九層塔;環保局公布國內常用的50種室內植物的特性及介紹在宣導網站上,供民眾參考。

fsj 提到...

落塵、CO2 植物幫你吞下肚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245505

【元氣周報/記者曾懿晴/報導;記者楊光昇、陳立凱/攝影】2010/04/26

植物對人類身心靈的療癒作用,已經許多研究證實。在家裡種些植物吧!它不但是淨化居家空氣的小尖兵,也是讓心情放鬆的推手。就算家中栽種環境不理想,也能找到適合的盆栽,今天元氣告訴你,種什麼,和家最速配。

居家植栽怎麼種,才能降低室內空氣汙染,同時兼顧綠美化?環保署今年與學術機構合作,推出「淨化室內空氣植物手冊」居家生活版,教導民眾依不同功能配置家中植栽,讓家中的「綠意盎然」更具實用性。

據統計,現代人每天約有八到九成時間身處室內。若所處的建築物密閉性高,當頭痛、眼、鼻、喉嚨感染、感冒、皮膚乾燥發癢、嗜睡、惡心、專注力減弱等不適症狀頻繁出現時,可能患了「病態建築症候群」。一旦離開建物,症狀就能獲得改善。

環保署表示,室內空氣汙染多半來自家具、地毯、油漆、建材等所釋放出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空調設備、除濕機也易孳生細菌、黴菌等微生物。若能定期清理家具、設備,可減少室內空氣汙染;正確擺放植栽,還能讓效果加倍,且有助於放鬆心情、減少壓力及疲憊感。

門口植栽 重落塵吸附

環保署表示,門口因人來人往,易累積落塵,適合擺放吸附落塵能力強的植物。若入口可使用空間較小,民眾可選擇擺放非洲菫、皺葉椒草、嫣紅蔓或白網紋草等小品植栽。若可使用的空間較大,可放置5、6吋的中型盆栽,如秋海棠、大岩桐、長壽花、馬拉巴栗、鐵線蕨等。

客廳植栽 吸碳擺第一

環保署表示,家人最常聚集的客廳,二氧化碳濃度通常相對較高。窗簾、地毯、布質沙發及木製電視櫃等家具,也有釋出甲醛的可能,加上地板、天花板及牆壁的塗漆,可能殘留二甲苯、甲苯及苯。選擇客廳植栽時,去除二氧化碳、甲醛及苯類效率較高的植物,應納入優先考量。

若客廳採光好、空間大,可放山蘇花、波士頓腎蕨、粗肋草、黛粉葉或觀賞鳳梨等植栽在電視櫃或茶几上。大型盆栽如馬拉巴栗、印度橡膠樹及椰子類則放置牆角,擺放的植物以不超過地板至天花板高度的三分之二為佳,避免造成壓迫感。牆面、樑柱部分可用黃金葛、常春藤、蔓綠絨等垂懸植物吊掛。

書房植栽 要能對抗甲醛

書房中的木製書櫃、電腦螢幕、膠水、修正液等物品可能會釋放甲醛、苯類或三氯乙烯。環保署建議,民眾可選擇蔓綠絨、袖珍椰子、常春藤、波士頓腎蕨、袖珍椰子、檸檬千年木、中斑吊蘭及竹蕉等植物,擺放在書櫃、書桌角落及窗檯上。

臥房植栽 主攻甲醛、CO2

環保署指出,臥房寢具、衣櫃、窗簾可能產生甲醛,加上民眾夜晚關在房裡睡覺時,室內二氧化碳濃度較高,可在床頭櫃、梳妝台及窗檯放置蔓綠絨、波士頓腎蕨、常春藤,或搭配觀賞鳳梨、長壽花、蝴蝶蘭、嘉德麗亞蘭、萬代蘭、石斛蘭、松葉景天,以降低甲醛及二氧化碳濃度。

廚房植栽 降低空汙濃度

婆婆媽媽最常待的廚房,因烹煮食物所使用瓦斯爐會產生二氧化碳,若燃燒不完全,可能產生傳統空氣汙染物。環保署建議,廚房餐桌可擺放觀賞鳳梨、黑葉觀音蓮、袖珍椰子、常春藤、黃金葛、波士頓腎蕨、麗格秋海棠及嫣紅蔓等小品。

浴室植栽 耐黑暗與潮濕

浴室的排泄物及浴廁清潔劑常釋出氨、二甲苯及甲苯等,加上浴室光線較昏暗,濕度變化大,環保署建議可擺設耐低光及潮濕的蔓綠絨、黃金葛、鐵線蕨等。


琴葉榕
單位葉面積之滯塵能力:★★★
降低二氧化碳能力:★★★★★
揮發性有機汙染物移除能力:★★★
維護管理容易度:★★★★★★

噴雪黛粉葉
單位葉面積之滯塵能力:★★
降低二氧化碳能力:★★★★★★★
揮發性有機汙染物移除能力:★★★★★★★
維護管理容易度:★★★★★★★★

長壽花
單位葉面積之滯塵能力:★★★★★★★
降低二氧化碳能力:★★★★
揮發性有機汙染物移除能力:★★
維護管理容易度:★★★★★★★★

孔雀竹芋
單位葉面積之滯塵能力:★★★★
降低二氧化碳能力:★★★★★
揮發性有機汙染物移除能力:★★★
維護管理容易度:★★★★★★

聖誕紅
單位葉面積之滯塵能力:★★★
降低二氧化碳能力:★★★★★★★★★★
揮發性有機汙染物移除能力:★★★
維護管理容易度:★★★★

馬拉巴栗
單位葉面積之滯塵能力:★★★★★★
降低二氧化碳能力:★★★★★★★★
揮發性有機汙染物移除能力:★★★★★★★
維護管理容易度:★★★★★★★★★

袖珍椰子
單位葉面積之滯塵能力:★★
降低二氧化碳能力:★★★★★★★★
揮發性有機汙染物移除能力:★★★★
維護管理容易度:★★★★★

波士頓腎蕨
單位葉面積之滯塵能力:★★★★★★
降低二氧化碳能力:★★★★★★★★★★
揮發性有機汙染物移除能力:★★★★★★★★★★
維護管理容易度:★★★★★

薜荔
單位葉面積之滯塵能力:★★★★★★★★★
降低二氧化碳能力:★★★★★★★
維護管理容易度:★★★★

長春藤
單位葉面積之滯塵能力:★★★★
降低二氧化碳能力:★★★★★★
揮發性有機汙染物移除能力:★★★★★★★★★
維護管理容易度:★★★★

※ 系列報導詳見原站。

fsj 提到...

開冷氣不開窗 托兒所空氣髒

【聯合晚報╱記者黃玉芳/台北報導】2010.07.10

現代父母忙著上班,許多幼兒每天在托兒所一待超過八小時,但學者研究發現,托兒所因為開空調,整天緊閉門窗,空氣中甲醛和二氧化碳的濃度,都比環保署建議值高。

不少父母挑托兒所時比價錢、比設備、比課程內容,卻沒有想到最基本的空氣品質可能影響幼兒的健康,成功大學建築學系主任江哲銘在今天下午舉行的「兒童環境健康研討會」,發表「托兒所室內空氣品質現況調查」。

江哲銘表示,在內政部委託下,去年到北中南16家公立托兒所,針對空氣中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二氧化碳、甲醛、懸浮微粒、細菌等十項指標,監測室內空氣品質,結果發現,不論都市、鄉村,只要整天開著空調、未開窗流通空氣的托兒所,問題都不小。

例如環保署建議空氣中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濃度每小時應在3ppm以下,受測的托兒所平均濃度2.68ppm,勉強沒超標。但環保署建議每小時甲醛濃度應在 0.1ppm以下,托兒所卻已達0.4ppm。八小時累積的二氧化碳的建議值須在1000ppm以下,托兒所卻達2400ppm。

江哲銘還在進行幾家私立托兒所的檢測,他初步認為,私立托兒所室內裝潢材料更多,問題可能更嚴重。

檢測過程中也發現,若是附設廁所的教室,由於廁所經常用水,導致室內相對濕度較高,增加真菌、黴菌等生物性污染物的滋長。靠近廚房的教室,一氧化碳濃度也會高於遠離廚房者。

江哲銘也建議,托兒所最好每兩小時就開窗15分鐘,即使是開空調,窗戶最好也留一點縫隙,並且多安排幼兒從事室外活動,不要老是把孩子關在室內。托兒所內的家具、書櫃等,也可考慮改用低甲醛的綠建材。



◆ 醫師叮嚀:要通風 別讓教室變毒氣室

【聯合晚報╱記者黃玉芳/台北報導】2010.07.10

托兒所裡沒有「新鮮空氣」,醫師認為,二氧化碳濃度較高,可能讓孩子整天昏昏沈沈;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濃度過高,更可能讓孩子注意力難以集中,影響學習。

中華民國兒童保健協會理事長李宏昌說,托兒所若空氣品質不佳,易對幼兒呼吸道產生刺激,提高氣喘、過敏發生機率。林口長庚臨床毒物科主任林杰樑說,環保署對於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濃度,容許值為3ppm,但國外多半落在0.05至0.325間,濃度過高,孩子易焦躁不安、頭痛。

至於二氧化碳濃度高,代表氧氣少,很多人在人多、「缺氧」的環境待久了,都有昏昏沈沈的經驗,就是如此。甲醛濃度較高,則可能會刺激呼吸道,提高過敏機率。

林杰樑也說,甲醛等有毒物質多半來自油漆、裝潢建材、地板打蠟、桌椅等,國人習慣用合板做書櫃等家具,也常含有甲醛。甲醛等物質在環境中降低的速度很慢,所以室內一定要保持通風,否則容易累積。

他也建議,最好選擇有換氣功能的冷氣,同時托兒所新買的課桌椅,先放在室外,等刺鼻味道散去再搬進教室,地板打蠟後要開窗通風,盡量避免環境成了「毒氣室」,空氣流通也能減少腸病毒等傳染病散播。

fsj 提到...

髒!廢氣直撲不斷循環 車內空污是車外十倍

中廣新聞/陳奕華 2011-05-05

緊閉車窗就怕髒空氣跑進來,不過有時車內空污比外面還嚴重!專家指出,空氣透過進氣系統進入車內,污染物不斷在車內循環,國外研究顯示,車內空污是車外十倍。

而且空污不僅會引發過敏氣喘、傷害肺功能,同時觸發心臟病或中風的血管栓塞風險增加,提醒民眾常清潔、定期換濾網,另外建議新車要經常通風,否則裡頭的揮發性污染物也容易傷身。

調查顯示,進入乘車空間,九成民眾最在意「車內空氣品質與氣味」,其中以香煙、檳榔味、人體體味名列民眾在意前三名,相反的,在意對健康威脅較大的塵蹣與廢氣,卻只有三分之一,不清楚空氣中懸浮微粒對身體傷害。

台灣氣喘衛教學會常務理事、執業兒科診所院長林應然提醒,空污不只會引起過敏氣喘、肺功能衰退、癌症等慢性傷害,同時有越來越多證據顯示,空污會導致血管發炎,提高心臟病與中風風險,有研究發現,會提高動脈硬化率五成五。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人光防車外髒空氣,卻輕忽車內空污情形有時候反而比車外還髒。

「當你車子在開的時候,如果在擁擠街道上,你的汽車的進氣是從對方、前面車子噴出廢氣出來,但是你車子的進氣是從前面吸進來,進氣污染是最高的,為什麼我們講說車內空氣汙染比外面嚴重,是在比這個,車內空氣污染源跟人行道來對比,汽車車道中央空氣最糟糕。」

一項美國調查顯示,車內一氧化碳、甲苯及懸浮微粒等污染物含量都比車外高,平均可達十倍,專家提醒,悶在這種環境下,駕駛跟乘客健康令人憂心,抵擋車內空污,專家建議,經常打掃車內環境、不抽煙少飲食,少放娃娃跟抱枕,避免塵蹣滋生,最重要定期更換冷氣濾網,大約每行駛五千到一萬公里,就得要更新。



◆ 懸浮微粒PM2.5 明年納入規範

【台灣醒報╱記者蕭介雲╱台北報導】2011.05.05

彰化醫界聯盟今天表示,彰化縣去年懸浮微粒PM2.5的年平均濃度達每立方公尺40微克(ug),是美國標準值的2.67倍,政府應列入管制,以捍衛台灣的空氣。環保署也已委託台大公衛院進行評估,預計8月底可提出明年中將訂出的台灣版相關規範。

PM2.5是指懸浮微粒的粒徑在2.5微米(百萬分之一公尺)以下,約是頭髮直徑的1/28,微粒相當小,可以直達肺臟並穿越血管,微粒若吸附有害化學物質,將造成肺癌及其他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彰化醫界聯盟今天在立法院召開記者會,呼籲朝野黨團應將空氣細懸浮微粒PM2.5,納入空污法管制。彰化醫界聯盟理事葉光芃表示,馬總統當初曾經承諾修法。他呼籲,台灣空氣品質比美、日、星都差很多,應速修法調整。

該聯盟表示,當懸浮微粒PM2.5增加,對於支氣管炎、氣喘和心血管疾病都有直接影響,惡性腫瘤、肺腺癌的發生機率也將隨之提高,特別不利於老人、小孩和孕婦。

環保署表示,政府已陸續降低柴油及汽油硫含量至10ppm,除可達到與歐、美、日國際油品管制標準相同的水準,更已使得我國硫氧化物與氮氧化物排放總量逐年下降,從車輛與工業管制加強著手。

至於PM2.5的美、日標準,人平均為每立方米15ug、日平均為35 ug,目前正進行學術研究和評估,據了解,環保署「本來就在執行」,並預計於明年中訂出台灣版的PM2.5標準值。



◆ 12個美國人 就有1人氣喘

【世界日報╱法新社華盛頓3日電】2011.05.05

美國疾病防治中心(CDC)3日表示,自2001年以來,美國的氣喘病患增加430萬人,增加12.3%,現在全國約十二分之一的人,即2500萬人罹患這種慢性呼吸道疾病。

CDC表示,氣喘病人增多,導致美國經濟成本的提高。氣喘病的醫療費用以及引起的生產力損失,從2001年的530億元增加到2009年的560億元。

但CDC官員表示,雖然美國吸菸人數減少,空氣品質得到改善,他們至今尚未找出氣喘病人增加的原因。CDC空氣污染與呼吸道健康部主管加布說:「儘管我們不知道氣喘病患增多的原因,我們的首要任務是幫助病患更好地控制症狀。」

CDC在「氣喘覺醒月」(Asthma Awareness Month)發布的Vital Signs報告說,各年齡組皆會罹患氣喘,但窮人的氣喘病患更多。非裔兒童氣喘發病率最高,達17.6%。

從2001年到2009年,各種族和各年齡組的氣喘病患皆在增加。美國的氣喘病患總數從2001年的2030萬(7.3%)增加到2009年的2460萬(7.3%)。

CDC說,「吸菸、霉菌、戶外空氣污染以及流感、類感冒等病毒感染」皆可引起氣喘。大多數氣喘患者服用吸入式激素(inhaled corticosteroids)等藥物,並「改變環境條件,減少或消除過敏原和刺激物」,即可消除症狀。

平均每個氣喘病患每年的醫療費用約為3300元。但在沒有健保的人中,五分之二的人表示付不起這筆醫療費。

fsj 提到...

機車族空汙傷皮膚

台灣新生報 2011/05/09 【記者蘇湘雲/台北報導】

最近天氣悶熱,國泰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何美瑾提醒,空氣汙染,加上安全帽常有汗水、髒汙堆積,很容易引起頭皮毛囊發炎,因此機車騎士一定要多清洗安全帽內墊,以保持頭皮清潔。

何美瑾醫師另提醒,空氣中的粉塵也可能是過敏原,皮膚若長時間接觸交通空汙,很可能造成刺激,皮膚容易出現過敏反應、異位性皮膚炎,患者會出現皮膚癢等不適症狀,若原本就有青春痘、脂漏性皮膚炎等皮膚疾病,病情容易因空汙刺激而加重。

德國、瑞士、美國曾進行一項研究發現,交通空汙會加速皮膚老化,約有四百位七十到八十歲女性參與研究,結果發現,交通空汙可能引起色素斑、肝斑,特別是前額、臉頰部位,更容易因接觸空汙懸浮微粒、煙塵而產生大量色素斑點。鼻子兩側皮膚也會出現皺摺等老化現象。

色素斑變多,是老化徵兆之一。研究人員解釋,交通空汙中的碳粒子非常微小,所以可以進入身體,刺激細胞產生黑色素,臉上就會長出越來越多的色素斑,外觀看起來就會比較老。

何美瑾醫師建議,騎士最好戴口罩,盡量一回家就洗把臉,徹底清除臉上髒汙。



◆ 國內PM2.5濃度高 空汙增新生兒猝死機率

【聯合報╱記者劉惠敏/台北報導】2011.05.09

「空氣汙染是婦幼健康的重要威脅。」台灣婦產科醫學會表示,空氣中細懸浮微粒PM2.5濃度高,恐導致新生兒體重減輕,增加早產及新生兒猝死機率。醫學會特別挑在母親節呼籲,國內應盡快訂定管制標準,保障婦幼健康。

婦產科醫學會秘書長黃閔照表示,細懸浮微粒PM2.5極少源於自然界,多來自人為汙染,如工業區、汽機車排放的廢氣。PM2.5粒徑大約只有頭髮直徑廿八分之一,人體吸入後,可穿透肺泡,直接進入血管中,隨血液循環全身。

台大公衛學院教授詹長權說,PM2.5最大危害,就是增加心血管疾病、肺病及肺癌等疾病罹患率。每立方公尺空氣增加一微克PM2.5,總體死亡率將上升零點六個百分點;暴露時間愈長,死亡風險愈高。

國內、外研究顯示,PM2.5還威脅婦幼健康。懷孕期接觸較高濃度的PM2.5,恐導致新生兒體重下降,增加早產風險及新生兒猝死機率。不只如此,還嚴重影響學齡前兒童肺功能,增加氣喘罹患率。

彰化基督教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葉光芃說,美國研究顯示,PM2.5濃度每下降十單位(一單位為每立方公克一微克),該區居民平均壽命增加兩百廿三天,約零點六一歲。

根據聯合國標準,PM2.5每日平均濃度應低於每立方公尺卅五微克。葉光芃說,近十年來,許多國家已嚴格管制,美國、日本、新加坡,甚至巴基斯坦都已達聯合國標準,世界衛生組織甚至建議,未來應達到廿五單位,台灣卻遲遲未訂標準。

葉光芃說,國內PM2.5濃度幾乎天天超標,「人家新加坡空氣乾淨天數多是零」,台灣則是「空氣不良天數」多是零。他強調,我國實施菸害防制法後,吸菸率下降,肺癌人數仍居高不下,「與空氣汙染絕對有關」。